第135章 荼坊落址 -(2 / 2)
商事。”
画月此时问道:“倘若是要卖新荼,为何不在长安城内开市呢?按照常理来说,这大唐吃荼之人,理应比漠北更多才是。”
没等周钧解释,孔攸朝画月说道:“新法制荼,倘若在长安城内销售,不出半月,怕是有心人就要打听来源。”
“长安多高官豪贾,知晓了新荼来自于灞川,必会托情交语,想方设法探查新荼的制法。”
孔攸又说道:“即便隐秘不宣,那万一宫中知晓了此物,圣人遣使来问庞公。你倒是说说,庞公是会忤圣人,还是会责二郎?”
画月听了,心中恍然。
孔攸朝周钧说道:“新法制荼,倘若能被漠北诸部所喜,短期之内,需求不盛,灞川所产自能供之。”
“但是,倘若新荼大兴于市,需求暴增,灞川所产怕是杯水车薪,只道不足。故而,眼下需布局一地,作为荼坊以备他日所用”
周钧听见这话,也是一愣。
孔攸说的是事实,假如炒茶真的在漠北诸部中流行开来,其需求量怕是会以几何级数向上递增。
只靠灞川这里建立的小作坊,怕是真的无法供应。
周钧脑中开始思考,倘若真的要建立一个秘密根据地作为荼坊,究竟设在何地,才比较稳妥呢?
首先,东北方肯定不能选,因为倘若没能阻止安史之乱,那么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京畿道,都是兵祸的重灾区,不适合作为根据地。
接着,河西那里虽然靠近朔方,但是紧挨吐蕃,用不了多少年,那里就有陷落的风险,是动乱之地,自然也不能选。
再者,剑南道、岭南道,都不是什么安稳之地,而江南二道,又距离太远。
最后,一圈看下来,也只有山南西道符合要求,那里靠近京畿道,未来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也是入此地躲避战乱。
周钧将山南西道四个字,向孔攸和画月说了。
画月倒还好,只是点头表示知晓了。
但孔攸却身体一震,杯中之酒也洒落到了地上。
见孔攸的脸色阴晴不定,周钧奇道:“伯泓怎么了?为何如此慌张?”
孔攸盯着周钧看了许久,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二郎,可是不久之后,北方将生战祸?”
听闻此言,周钧顿时惊呆在了原地。
他只不过说了山南西道这个地名,孔攸又究竟怎么会知晓未来北方会生战祸?
孔攸见状,开口说道:“突厥势微,恐消迹于漠北,纵观大唐北疆,再无敌手。”
“大唐当前所虑之敌,唯有吐蕃而已。”
“倘若新设荼坊,与回纥互市,欲不使他人知晓,自然是于北方寻一地而立,究其缘由,有四。”
“其一,北临朔方,倘若荼坊生变,可有军力相助。”
“其二,近漠北九姓,缩短商途,可减少路程。”
“其三、南方诸州,人口密集,不利于保密。”
“其四、南方潮湿多雨,不利于新荼保存和运输。”
“以此来看,自然是在长安的北方设荼坊,要远利于南方。某本来猜测的地点,乃是原州、庆州一带,那里多荼园,位置也处于朔方与长安之间。
“然而,二郎却舍近求远,选了巴蜀之地。”
“某仔细寻思,擅自揣测,或是仙人曾道于二郎,未来北方恐生战事而已。”
周钧倒吸一口凉气,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周钧缓过神来,对孔攸说道:“北方未来是否有战祸,或是有此可能,眼下尚无定论。不过伯泓之言,却也提醒了某。”
周钧现在也反应了过来,安史之乱就算爆发,是在天宝十四年,距离现在还有十年。
倘若要设立荼坊,也不必特意选择在巴蜀。
将荼坊建设在北方,靠近朔方,的确更加有利一些。
周钧看了一眼孔攸,心中有些感慨。
这孔伯泓,仅仅只凭借自己口中的一个荼坊选址,就能猜到未来北方会发生战乱,实在是让人惊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