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盛世修书,乱世修典!(2 / 2)

加入书签

秦落衡却是与胡亥不同,为人做事都更加得体,丝毫没有架子,让人如沐春风,更为甚者,相比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

秦落衡做事更为光明磊落。

就在这时。

王贲突然想起了阿翁离世时说的话。

阿翁提到了十公子。

甚至还破天荒的提到了储君之争,显然阿翁是认出了当时的十公子,只不过因身体原因,并没来得及说明,但也初步吐露了心中想法,便是王氏真的要在储君之争中站队,定要站在十公子这方。

起初。

他完全不明其意。

后面自己因心死,陷入了长久昏迷,也一直没机会知道十公子之事,等到他醒来,还没容他去细想阿翁临死时说的话,便突然知晓了十公子‘死而复生’的消息,而且十公子正是多次救自己父子的秦落衡。

不过。

他当时身体太过虚弱,并未在这些上多想。

而今细细想来,恐阿翁早是意有所指,只不过当时他们都没反应过来。

而从目下情况来看。

诸公子中的确十公子继位最合适。

而从今日这番交谈中,王贲也察觉到,十公子似对治理天下,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而且看事极为深刻,若是真能按十公子所言,就算六国余孽大举复辟,关中也定不会有失,关中不失,六国复辟余孽就休想重复山河。

不过。

王贲也隐隐察觉到。

十公子似乎越来越不甘于沉寂。

然陛下一向专权,父子间的争执只会越来越大,而这或许也是十公子来找自己的原因,十公子应是察觉到了这点,所以开始有意避让,甚至是有意规避,同时希望借陛下信任之人之口,来向陛下转告自己的想法。

进而让父子二人有段缓冲余地。

只是这种政见歧见,他王贲又岂敢掺和?

纵然他为陛下十分信任的大臣,但君是君,臣是臣,终究是不能相提并论,他若是掺和其中,只会陷王氏于大害。

王贲在心中暗暗叹气。

他也有些无奈,早年前,陛下叹惋扶苏有德无能,而今十公子德才兼备,却又担心其锋芒太过。

王贲摇摇头,并未在此事上多想。

他开口道:“方才我听十公子之言,十公子似找到了大秦安国根本,只是既已找到了根本,为何还要退而求其次,在卫国新建一所学宫呢?”

秦落衡微微皱眉。

开口道:

“知道根由所在,跟解决实是两回事。”

“以大秦现有的情况,其实是做不到直接解决的,因而只能徐徐图之。”

“为何?”王贲皱眉问道。

秦落衡道:“因为大秦对天下的控制,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强,而且地方豪强、世家大族和士人,他们本就反秦,而今连让他们仕秦尚且都做不到,何以能让他们来辅左修‘书’?”

盛世修书,乱世修典!

这其实是很有说法的一件事。

书,文化思想之载体。

历史上,盛世修书,其实都是在原有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东西,但之所以被称为盛世修书,其实便是修书时,当朝政权已得到了大部分地主和士族阶级的支持,而这种时期本就是盛世之相。

那时也是历朝历代,对天下控制最强的时候,为了追求更进一步,也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所以便开始进一步整合思想,进而才有了‘盛世修书’的说法。

但大秦与其他朝代不同。

大秦是从破败中新立,是创造了一个新东西。

只不过大秦创建出来的新东西,并没有展现出让世人信服的一个内核,所以才致使如今的局面,天下人人反秦,甚至官员也一样。

官员依旧维持着三代的惯性。

他们认为世家贵族就理应永远高高在上。

因而朝堂官员现在谋求的,跟三代世家谋求的如出一辙。

大秦军功爵制度的崩坏,一方面的确是大秦已无多余田地可封,另一方面未必不是先行者刻意为之,先行者在登临高处后,便在有意破坏后来者向上攀登的通道,进而让自身家族能长久高高在上。

如此现状,大秦岂能轻易成功?

只能徐徐图之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