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郭旦之疑虑(四千字)(2 / 3)
“关中氏族的确跟我亲近,但关中氏族大多是靠军功上位,在具体事务管理方面,其实并不如地方小吏,而且朝廷不知从何时开始,关中氏族跟六地一系的官员就互相不登对,暗中较劲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
“大秦眼下内忧外患,我岂能让这股风气继续蔓延?”
“而且......”
“天下从不缺乏人才,缺的其实是上升渠道。”
“对六地一系的官吏更是如此。”
“我又岂能厚此薄彼?”
“再则。”
秦落衡目光深邃的看着郭旦。
继续道:
“关中氏族也好,六地一系官员也罢,都是大秦的官员,我既为大秦公子,自是要雨露均沾,唯有如此,才能让帝国上下如臂指使,不若,今后朝堂只会深陷党争而无法自拔。”
“这非是天下之愿,也非是大秦所望,更非万千黎民所盼。”
“大秦是天下执一!”
“不仅要实现地域上的一统,更要在文化、习性等各方面一统,让天下各郡县民众,对大秦获得认同感、归属感,都能安居乐业,没有隔阂、没有偏见、自如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这才是大秦该有的样子。”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与始皇治下一统天下,也必将在大秦皇帝的治理下,让天下彻底的凝一、归一,这是大秦的使命,亦是大秦宗室子弟的追求。”
郭旦深深的看着秦落衡。
长身一礼道:
“公子之胸襟,微臣叹服。”
“臣定竭力助公子实现此宏伟目标。”
秦落衡点点头。
说道:
“有的事不必强求。”
“你先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郭旦道:“臣清楚。”
这时。
达和安已把东西收拾齐全。
秦落衡看了几眼,直接吩咐把东西搬到马车上。
至于薄姝、赵檀、管娥三女,前面收拾好了,便带着两孩子上到了马车,郭旦则紧紧跟在秦落衡身边,一副唯首是瞻的姿态。
秦落衡并未太在意。
等东西全部搬到马车上,秦落衡看了看自己住了近两年的屋子,眼中也露出一抹留恋,而后径直上了马车。
郭旦则躬身相送。
等秦落衡走远,郭旦看向达和安,沉声道:“你们以往一直服侍在十公子身边,但现在十公子身份已今非昔比,切记在外不要败坏十公子名声,更不要在外面为非作歹,若是让我知晓,定不会轻饶尔等。”
达和安连忙道:“上吏放心,我们绝不敢负公子信任。”
郭旦点点头。
而后直接迈步离开了。
他此行目的已经达到,虽心中还有不少疑惑,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而今秦落衡已今非昔比,他纵使心中有再多疑惑,也不敢再如以往那般放肆了。
回到家。
李氏热情的迎了上来,问道:“良人,怎么样?”
郭旦冷哼一声,自得道:“我跟十公子是什么关系?十公子见我前去,自然是不会拒绝,我眼下可谓是六地一系官员中,第一个投靠十公子的,以后就算不看以往的交情,我在十公子心中地位就不会低。”
郭旦好生吹嘘了几句。
随后,似担心李氏在外面胡说,又连忙叮嘱道:“但这事不适合对外说,你知道就行,十公子刚刚恢复身份,虽有关中氏族为依仗,但毕竟多年远离朝堂,在朝中影响力并未那么大,我即为十公子心腹,更应恪守,谨言慎行。”
“你亦当如此。”
李氏翻了个白眼。
不满道: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你郭氏是什么名声,你难道不清楚?”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嫁给你,平日出去跟其他妇人见面,我可没少受气,现在你好不容易亲近上了十公子,还不容在外面显摆一下呢?那你跟十公子走这么近有什么用?”
郭旦冷哼道: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长公子在朝中经营这么久,十公子一回来就想改弦易张,哪有这么容易?而且十公子似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我前面不是跟你说过吗,十公子跟长公子的主要争执应在北方监军上面,但这次十公子全然没有争取,甚至主动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了长公子,以我对十公子的了解,十公子定然考虑的更多。”
“而且......”
郭旦小心的看了看四周。
压低声音道:
“你可知,我今天见到十公子,十公子要我帮他做什么事吗?十公子想让我帮他找些六地一系出身的官吏,十公子恐是担心关中氏族对他影响太大,进而影响到后续的施政。”
“长公子不日便要远离朝堂。”
“而在朝堂上,便只剩下十公子了。”
“若是十公子靠着日拱一卒的办法,把六地一系官员逐步拉拢过来,就算长公子在北地做的风生水起,最后朝廷失势,恐也是无力回天。”
“此外。”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一则典故。”
“讲的是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