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瞒过专家和仪器的手段(2 / 2)

加入书签

声,“你也看到了,魏晋南北朝陶俑造型优美,历朝历代都是达官贵人喜欢的物件。

如果是传世收藏的,那都是名花有主,几乎没可能大批量出现在世面上,还都是白菜价。

除非……除非是有人盗了北魏或者说是北朝皇室的大墓,才有可能大量出土!”

说到最后,徐老也颇为紧张。

北魏帝陵,几乎都在北邙山一代。

千百年来,早就被盗墓贼光顾了不知道多少遍,里边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

除非……

除非是那北朝时代的贵族大墓,并且此前没有盗掘过,还尚有可能。

徐老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分析。

“那……您说要是贵族墓地出土的陶俑,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张爽再次问道。

“那自然是有的……”徐老继续说道。

“不管是帝陵还是贵族墓葬,当初下葬时期,陶俑一般都是低价值的陪葬品出现。

通常都是散落在陵寝当中,几乎不会放进棺椁当中。

有时候他们是单独摆放,有时候则会和一些器具摆放。

总之,会受到泥土、铜铁秀、潮湿的影响。

所以,如果是近代出土的陶俑,上面会有鲜明的各种沁色。

或者是土沁、或者是水沁、又或者是铁锈沁以及铜锈沁……”

说着说着,徐老意识到张爽的意思了!

按说,这些大量出现的陶俑,只有可能是墓葬出土。

但是它们上边又是干净的过分,几乎就没有各种沁色的出现。

这……

或许是能判断他们真假的唯一标准了。

“你说的对,现在沁色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我这就打电话告诉燕教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么?”

别的发现……

张爽只好再次开启超级感知状态。

刚才他发现陶俑表面和浅层的老化很厉害,这次重点就观察浅层和深层的区别!

不看不要紧,一看,确实很明显。

张爽将视线放大到分子层面,那就很明显了。

只见从表层到深层,陶土的分子差别很大。

表层的陶土分子,有很多断裂的地方!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差别,可是在分子层面,他的微结构上,有大量断裂的分子链!

表层下边的浅层,也有断裂的分子链。

但是比起表层,断裂的比例就小很多了。

再往下看,等到深层之后,断裂几乎就很少。

很显然,陶俑烧制完成后,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它表层分子有断裂,倒还情有可原,有高温,有风吹日晒等因素。

可是浅层也有断裂,那就说不过去了。

至于深层,几乎没有。

那么看来……

只有一种可能,造假之人,使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手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