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点心(2 / 2)
坐着吃酥饼喝茶的人就是万岁爷,呼啦啦在场的人全都跪了下来,街道两头被亲兵禁止通行。
那个黄老爷的脸色煞白,眼珠一翻,往后倒了下去,几个恶奴连喊带叫掐人中才算把他弄醒过来。
那黄老爷醒来后,赶紧给钟离磕头,高呼万岁饶命。
这时候,宛平县令乔迁也带着人赶来了。
乔迁骑着马来的,跑得气喘吁吁,刚下马,老远就朝着钟离跑过来,三拜九叩。
钟离问乔迁:“乔迁,朝廷的新政说,不得买卖人口,不能用人尤其是女人和孩子抵债,你有没有及时张贴告知。”
乔迁说:“启奏陛下,臣第一时间就让人在各主要街道张贴,还每家每户都去告知,所有的店铺包括深宅大院都发了告示,这个不敢有半点马虎。”
店铺掌柜的已经搬出了桌椅,给钟离另外沏了新茶,摆放了八样点心,亲自侯在一边。
钟离对乔迁说:“乔县令,朕今天就看你现场审案子。来,不急,先喝口茶,吃块点心,赐座。”
那乔迁诚惶诚恐地谢恩,不敢喝茶吃点心。
钟离说:“乔县令,你派人去把这位姑娘的家人传来,让这位黄大老爷把借据拿来,你再审案,来,放松,和朕说说话。”
乔迁哪里敢乱讲话,坐在凳子上,不停地擦汗。
看他不说话,钟离先说了:“其实,朕知道,这宛平城的知县是最不好当的。京师是朝廷所在地,达官显贵云集,县令的品级又不高,外地来的大员还得亲自接待,一天到晚叩头跪拜,接应不暇,所以老百姓有句歇后语“宛平城里当知县——跪着的差使”。对不对啊?”
钟离这句话,说到了乔迁的心坎上了。
乔迁跪下说:“陛下,您明察秋毫,句句说到了臣的心坎里。作为一个县令,饶是铁骨铮铮也难以招架王公大臣的软硬两手啊。就拿这个黄老爷来说,他不过是吏部考功司一个黄郎中的弟弟,但是京城里好些人都怕他们……”
钟离接过他的话说:“而且,朕还知道,你们虽然是县衙,但是和大兴县分担了很多本来是朝廷应该出的费用,比如每年京城的各项花销,包括坛庙及皇陵的祭祀费用、各部的办公用品,甚至在北京举行的科考组织经费等,都要由宛平县,和相邻的大兴县,来共同承担相当一部分。你们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做好了九件事儿,一件事儿做不好就可能引来灾祸;讨好九个人,得罪一个人可能就引来大祸,所以说这两个县的县令做的是既辛苦又战战兢兢,外人只看到了他六品的品秩,却体会不到这里面的苦楚啊……”
“陛下……”乔迁伏在地上,居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好了,起来审理案子吧,朕今天就亲眼看看你如何断案,你就当朕不存在,拿出你平日断案的样子给朕看看!”
乔迁擦了擦眼泪,整整衣襟,吩咐他的随从布置好案堂,开始审案。
乔迁一拍惊堂木说:“奉旨,今日公开审理黄祖工索债强抢民女梅花案,把两干人等带上来。”
黄祖工和梅花还有梅花爹都被带了过来,两边跪下。
乔迁让黄祖工拿出了借据,问:“梅老汉,这个借据可是你本人摁的手印?”
梅花爹点点说:“是的,去年我病了,跟黄老爷家借了二两银子,当时,黄家的管家写了字据,让我摁了手印。”
乔迁又问黄祖工:“你为何派人当街捉拿梅花?”
黄祖工眼珠一转说:“本来是想让梅花去我家当丫环,干几年活把他爹的欠债给换了,没成想,这丫头死心眼死活不干,不得已,我的家丁才追赶她的,也是为了他好。”
乔迁问梅花:“是这样吗?”
梅花说:“县太爷明察,他那里是捉我去当丫环,而是要把我卖到瑶子去当瑶姐。我的街坊四邻都可以作证。”
乔迁让人带上来几个人证,他们都证明黄祖工确实说过这话,还指认就是那几个恶奴抓的人。
乔迁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本案的案情本县已经查明,现在本县宣布一下判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