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鹬蚌(三)(1 / 2)

加入书签

尽管魏十三如今的注意力主要在前方,但后方的防守他们同样没有落下,从徐三海手下分出的一队兵卒,早与与后方有了约定,临时阵地后方与山口互相之间,早、晚各一报。

后方暂无动静。

前方大战过后,天亮了半日,后方的军报迟迟还不见来,魏十三提着的心也稍稍松下来。

如今他们这样的情况而最怕的就是后方起火,大批的军队都派往了前方,若是这个时候,后方有赖军袭击,那对他们而言毫无疑问毁灭性的,唯有每日他们这边派出去联络的信使、探马,个个都有回应,魏十三才能专心针对前方布置战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下回来汇报,昨晚宋青部众、赵营义军与官军交战等处的所有行动与动向魏十三也大概有了把握,这让他第一时间按耐住了想要对官军动手的想法,毕竟对方数目还剩不少,折返作战下来,益处远小于坏处,原本他的目的就是要对付赵继祖,所以他第一时间的想法也和宋青一样,离队而去。

但是现在他不能这样,先不说马夫人是否会放他离去,就是他自己,也不愿意放弃这一次机会,要想王德、梁坤等人都是死心塌地将性命交代在了自己的手上,他怎么也不忍心就此离去让他们白白送掉性命的。

不过,与此同时,同样失去首领的官军渐渐失去了平静。他们不过是沿山而建了十来雨棚,营中的首领全部都汇聚至此,但他们都隐隐感到不妙,毕竟赵若楠在离去之前,也要对他们特意交代过,胜战之后,最好的计划便是即刻撤军从新进驻雩都。

此为上计,毕竟后方的敌情他们完全没法探知,只是从双方暗中对弈,就可看出,这批军队的首领并非等闲之辈,若是一直留在此处,实在是危险。

登上山上,雨势减小,没了压到头顶的乌云遮光,山野与道路的轮廓清楚许多。

从他们如今的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在绿峦层田的环绕中,斜雨密织,城墙如带。山体上有几颗老树高耸突起,这些都可作为哨兵执行侦查任务是,临时搭建的敌楼、高台。

沿着山体再往东去,几条河流蜿蜒如线,从城边流淌而过,一大片的旷野的东边对岸,群山绵绵。

他们多数都是福建路建州至于邵武军一带的军民,许多人还是从未来过这一片地区,更不要说这些连绵起伏的座座山脉。

对他们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恐怕便是,如今他们这一处,正是据险而守的好位置,怪不得当初赵营义军之人从这一处撤军,大大单耽搁了时间,因为适合行军的山道只有一条,宽仅可容一车。

此间,道旁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出山、入山的山口位置,都是极其险隘。向外扩展开,成一个半截葫芦形状的谷地,两厢峭壁绝崖,高数十丈,大树横生,遮天蔽日。地上藤萝灌木,茂密如缠。可以说,当日若赵营义军挺过了这一段的路程,接下来若想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打击,那想必起码要近乎四五日的时间。

如此环境,诚为可谓兵家所谓六险中的天险之地。

虽不及剑阁那样,险峻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但这种环境下,若是要人想要强攻过山,不论是谁,肯定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然,魏十三这一方的人,自然不会以身试剑,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向他们汇报之后,魏十三也并未命令他们据险而行,毕竟这一次不同上次了,他们从赣州城以南,一直来到这里,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夺取山口、布置疑阵也好似有天意相助的意思。

尽管有了前方数不清的将士兵卒回去汇报,魏十三依然无动于衷,只令前方刺探的兵卒,在各自埋伏的山口,往后撤退三里地,与官军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

而后,又在王德所在的东北这一边,调配了千余人马,借着风雨掩护,往赵继祖的败退方向追击而去。这对于赵继祖而言,后方的军报依旧言道,还是伤亡惨重。以他们万人之众的实力,摧枯拉朽败给敌军也就罢了,带了两千多人,有意让总人分了几路出太逃,却是还不能全身而退。

但若是人数较少,论单打独斗,赵福之依旧是常人难以力敌的存在。

也正鉴于此,赵明远才敢于施行这样的计划,对于敌军的勇猛程度,他心里多少是有些不相信的。他们都不认为官军和“明”、“陈”联军任何一方可以轻而易举地胜过他们,然后乘胜追击,让自己这一方成了残破之军。可他们是万万没有相到,对方的实力如此强大,而且在此关键时候,竟然联合了起来,这年头,官军和匪军也能联盟了么?

如此,纵使逃离了这处,没有了银子,威望也是尽失,即使活了小下来,又能有甚么用?

到了这个时候,赵明远建议反其道而行,如此可以掩人耳目,这计策得到了一众的认可,于是乎他们先往北上去走出了几里地之后,迅速南下,沿着河道加速行军。

却不料,宋青是为这帮匪军等的头目,一柱注意着他们的动作,在他们出走的第一时间,便被人注意到,一路快马加鞭追赶上来,如今就在身后,而且并非只有他一个,另一方向赵若楠也在步步紧逼。

其实宋青一开始便倾向他们会顺着水路走河道岸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