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风声鹤唳(1 / 2)

加入书签

当年这位公爹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别说她是长公主,就是先帝在世的时候,也劝不动他的意思。

若不是公爹太过固执,永宁伯又何故只是一个伯府?

她至今还记得先帝临走前跟她说的话,他说永宁伯府家风清正,韦世豪虽是幼子,但也有大担当,做她的良配再适合不过。

而她,后来却辜负了这一腔清正。

想到此,她攥紧拳头,当年那些没有揭开的帷幕,那就由她来揭开吧,反正,她本就是她的责任。

她看着满眼期待的老者,把现今的情况都说了说,其中更是点出了耿山之案和韦世豪遇刺事件以及女儿失踪事件之间的关联。

让她惊讶的是,永宁伯第一反应并不是惊讶于耿山做了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是惊喜于两个孩子。

“昌月,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孩子就是你和世豪的孩子,是不是?”

昌月长公主微一迟疑,随后点头:“如今看来,的确是这样。”

“好,好好好,那两个孩子在哪里,我亲自去见见。”这一刻,老人面上的颓败之色愈发褪去,显得整个人鲜活了几分。

“两个孩子那边,我还未相认。”

永宁伯一愣,这才收起脸上的笑意看向她,“为何?便是耿山和耿贵妃再有后招,也不影响你和两个孩子。”

昌月长公主神色黯了黯,这才道:“父亲,我现在在想一件事情。”

看着这位苍老的老人,她一步步把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今之计,耿贵妃要做的就是拉我下水,所以短期内,我不能认下她们。”

“开玩笑,你是昌月长公主,是我大燕朝唯一的嫡长公主,便是皇帝都得敬你一分,昌月,你听我说……”

两个时辰之后,昌月长公主浑身轻松的走出永宁伯府,跟这位老者比起来,她差的的确太多。

而永宁伯府之中,永宁伯亲自设立了香案,摆上瓜果饭菜之后这才郑重的上香烧纸。

近来京中事情繁多,风声鹤唳。

听闻知道四皇子和五皇子之事之后,耿贵妃哭求到乾清殿请求皇上给彻查此次四皇子和五皇子之事。

宫内已然封锁了消息,有人却能把消息传到到四皇子五皇子宫中,此人一定在宫中有极为庞大的势力。这或许会影响到皇嗣,现在是那人还没有谋害皇嗣,若是他起了这个心思……

只一想到这个可能,皇帝就觉得耿贵妃说的言之有理,当下他只觉得自己稳坐十几年的皇位也有些不稳,当下就开始彻查此案。

而且这一次,他用的是禁军的人,却没有经过禁军统领卫志强,反而是另外提了一个人负责此事。

这人说起来也是个熟人——当初差一点当上禁军统领的朱徽。

哪怕朝中诸多人谏上也无法改变皇帝的心意,因此,朝中可谓是多事之秋。

当然,京城的风雨飘摇薛青青并不知晓,因为她在看望过巫老爷子之后没多久进进京了。

原因也很简单,如今所有事情没有怀疑到卫陵颐身上,但是临行前听京城的消息,再度派往齐南府的人已经取证了,接下来就是耿山此案的关键了。

如果这个时候,薛青青不在京城的事情被人发觉,或许会有人为了混淆视听把她推出去。

耿山和耿贵妃在朝中经营多年,虽然没有拿下什么重臣,但那些隐藏在各个部门的小棋子却是不少。

薛青青进京的那一日,昌月长公主刚从城郊别院处回来,太原王氏来人,她去见了一面。

回到城中之后她没有回公主府,而是直接去了刑部,她要见宁乐郡主。

面对别人刑部的人自然不敢放,但是此人是昌月长公主,没有人有任何异议,他们直接就把昌月长公主放了进去。

宁乐郡主万万没想到,昌月长公主会在此时进来看她,她惊讶之间又觉得有一点屈辱,从小到大,每一次对上昌月长公主,她都是落在下风。

哪怕她谋划了这么多又如何?她便是二嫁也嫁给了如意郎君,这一切衬的她像个笑话。

只是心里千般怨恨万般不满,面上她却是平心静气,只满眼祈求的看着昌月长公主,“姐姐你来了,你快帮帮我。”

此时的她发丝凌乱,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囚服,哪有曾经那副姿容气度绝佳的样子?

昌月长公主看着她,眼里带着一丝冷意,看的宁乐郡主无端的害怕,她总觉得昌月长公主是知道了什么,因为以往,她从不会用这种眼神看着她。

哪怕那天送她来刑部大牢的时候她也没有这样。

昌月长公主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对着宁乐郡主道:“宁乐,你别着急,耿山之事虽然已经板上钉钉了,但是若是查清楚与你无关的话,我定然是会帮你的。”

宁乐郡主脸上弥漫出喜意:“姐姐,谢谢姐姐,我就知道姐姐对我最好。”

“你我姐妹相称,帮你本就是我的分内事,说这话就过于见外了。”

说完,昌月长公主猝不及防的道:“对了宁乐,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宁乐郡主一愣,忙伸手想要抓住昌月长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