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华夏蛀虫,阻碍了国防科技的进步(1 / 3)

加入书签

华荣工业。

数据处理中心。

借助新购的超级计算机,孟浩在对上次的六代战机全球飞行数据进行复盘。

距离华夏自主研发六代战机的发布,还有一个月。

恰好。

一个月后,便是每年举行一次的全球飞机展览会。

严义正已经向孟浩告知,一个月后,孟浩的六代战机将会参加此次在毛熊国举办的全球飞机展览会,而孟浩也将六代战机的面世宣布会,定在了此次飞机展览会上。

不过,他现在意识到一个问题。

目前已经可以投入实战的六代机有两款。

分别是,代号为辰龙的双座歼击机型号歼-35与代号为北鲲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7。

通过对辰龙六代战机的实飞评测,可以得出北鲲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引擎、机体强度等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现在,摆在孟浩面前的问题,出现在辰龙六代战机身上。

当然,辰龙战机的各项数据,都是优异到极点。

但是,空机重19吨,最大起飞重量49吨,最高可搭载26吨弹药的辰龙六代战机在战斗模块,有一个大问题。

按照现有的战机挂载的导弹,每发400千克来算,辰龙六代战机如果要挂满导弹,那需要65枚导弹。

且不说,现有的战机挂载架,最高只能搭载22发导弹——而且大部分还是不满100千克的小型空空格斗导弹——就算研制出最新的战机挂载架,塞满导弹,整个六代战机便会头轻脚重。

外观肯定极丑,最关键的是,肯定会因为空气动力学的原因,令战机的飞行速度大大下降。

换而言之。

要么六代战机辰龙号牺牲机动性,装满导弹;要么,就无法实现最大载弹量,是对战斗力的浪费。

琢磨了一下午的孟浩,将目光再次聚焦在了激光武器上。

目前辰龙号战机的激光武器,主要是起到致盲性,所占用的战机重量比率很低。

如果研发出能够实现短程战斗激光武器,并加载到六代战机辰龙号上,那么不仅能够完全发挥辰龙号六代战机的战斗潜力,同时也不会造成机动性、飞行速度的浪费。

机载激光武器的单位质量,肯定要比飞弹的质量、密度大的多。

说干就干。

孟浩立即在神级军工系统中,检索到了对应的设计蓝图,在兑换完成后,打了份报告,交给了国防部门。

只等国防部门给出回应,立刻召集科研人员,赶在一个月时间内,对六代战机辰龙号进行武器装备升级。

令孟浩万万没想到的是。

战机搭载的激光武器设计蓝图没问题。

华荣工业账上剩余的一百多亿研发资金也没问题。

结果,这份报告却出了问题。

孟浩在研发六代战机之初,国防部门、科研部门就已经对孟浩进行一路绿灯。

基本上,打上去的报告,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就会通过。

结果这次,足足等了三个小时都没有回音。

孟浩刚打算吩咐叶茜晶联系下国防部门相关人员,询问下情况,结果却听见华荣工业的直升机停机坪上,传来嗡嗡的螺旋桨声。

七八位神色复杂,装作打扮三分像研究专家、七分类似官僚的人员,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孟浩。”

“你搞出了六代战机,这是为华夏争光。”

“但是,你要求对战斗机的战斗系统进行升级,这简直不可理喻。”

啥玩意?

升级战斗系统,是不可理喻?

这些人脑子被门夹过了吗?

科技进步,军事武器升级应该是大势所趋,怎么就成了错事?

“噢?”

“愿闻其详?”

孟浩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连站起来的打算都没有,只是压着性子,询问这帮来历不明,却兴师问罪的家伙。

“如果你搞得战机激光武器系统真的成功了,这是对现有的战机武器系统的打击。”

“不仅数万亿的生产线要被淘汰,每年上万亿的订单也会被国防部给砍掉。”

“你这么做,会造成多少人失业,多少原材料滞压?”

“……”

嘚吧嘚。

这帮人啰嗦了近一个小时。

孟浩只听明白一点。

这帮家伙。

是既得利益者,是传统战斗机武器的当权者。

孟浩研发出新型激光武器的话,造成所谓的人员失业、材料滞压、生产线淘汰都是次要的。

主要,就是动了这帮人的蛋糕。

“都说完了吧?”

“你们就是想表明,战机搭载激光武器研发成功,会影响你们的收入嘛。”

“是华夏的国防工业重要,还是你们的个人得失重要?”

“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影响科技进步的蛀虫太多了,才造成了华夏的国防科技停滞不前。”

“我不管,你们给国防部门施加了什么压力,战机搭载激光武器,我是肯定研发。”

孟浩满脸厌恶,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