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信了你的邪(1 / 3)
此时此刻,孙传庭已经平静了下来。
眼前这位少年天子并不是像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能做出这么大事、拔除阉党,果然有不同凡响的地方。
孙传庭也没有迟疑,直接说道:“当年张居正推出的考成法也算是轰动一时。在考成法没有出来之前,主要靠吏部考评官员的方法。”
“后来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
朱由检缓缓的问道:“爱卿觉得此法如何?”
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皇帝通常都会问这样的问题让你来表达观点,其实是在看你的观点和他的观点是不是一致。
如果一致,那好,你就可以得到重用。如果不一致,那你就算了吧,该干嘛干嘛去。
孙传庭是个聪明人,皇帝表现得都这么明显了,他要是再猜不出来也就不配被称为聪明人了。
孙传庭向前走了一步,恭恭敬敬的说道:“臣以为此法是个好法。可是当年张居正所行之法,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朱由检笑眯眯的说道:“说来听听。”
“是,陛下。”孙传庭点了点头说道:“朝廷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其实却并不是如此。朝廷吏治腐败、党争严重,大部分人都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这话放在平时,孙传庭是不敢说的。
但是现在朝廷就在打击此事,阉党已经被定性为逆党了,所以孙传庭敢说。
不过即便如此,他说的时候也在小心翼翼地偷看皇帝。
结果朱由检面带微笑、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没把这样的话放在心上。
孙传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京察成了争权夺利、打击异己的地方。”
朱由检缓缓的点了点头,算是赞成了孙传庭的说法。
当年东林党与其他党争权的时候,利用的就是京察排除异己、打击政敌。他们操作非常熟练,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孙传庭继续说道:“于是张居正推出了考成法,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内阁统领监察机构,再以监察机构监督中央六部,并以六部统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
“仅仅是万历三年,查出各省“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计二百三十七件,巡抚、抚按官员五十四人。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
“期间各地方官员因为考成法被开革和制罪的人不在少数。正是很多人直接被朝廷开革永不录用,导致很多人因此对朝廷不满。”
朱由检笑着说道:“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庸官、懒官、昏官。”
“自从考成法实行之后,张居正在整整十年之间因为执行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员占到了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朝廷上下有很多人都希望朕能不拘出身和智力大胆任用人才,可是他们却不喜欢考成法,你说这是为什么?”
闻言,孙传庭面露苦笑,
还能是为什么?
你说的人才和他们说的人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认为的人才不是做实事、靠人品、而是放嘴炮、靠吹牛。
考成法考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是能做事的人才。
做事有多难?放嘴炮有多容易?
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不会做事,他们只会放嘴炮,那能是一回事吗?
不过孙传庭没把实话说出来,因为太得罪人了。
朱由检笑着说道:“你不说就算了,朕心里明白。朕觉得考成法是好的,你向朕举荐了李邦华,他的资历很不错,朕也喜欢不拘一格的用人。只是你觉得他会不会觉得考成法也是好的?”
“臣不敢说。”孙传庭低着头,有些迟疑的说道:“臣并没有和他说过这些事。”
孙传庭真的不敢保证。他是觉得李邦华是个不错的人,人品和才能都很好。可是到了考成法这件事上,他真的不敢保证。
“没关系,先用了再说。”朱由检笑着转头对旁边的王承恩说道:“你去一趟内阁,告诉孙阁老,就说李邦华可以做吏部侍郎。”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了一声就退了出去。
现在朝堂上任用大臣很多时候都是皇帝的一句话,因为那些反对皇帝任命的人已经全都被皇帝抓到监狱里去了。
朝堂空了,自然就没有人反对了。
“给他一个吏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