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对手太多(1 / 3)
朱由检拿出来的每一张图纸上面,记载的技术在当今都是划时代的存在。
每一项技术都能大大提升大明火器铸造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武器都能大大提高明军的战斗力。
徐光启非常擅长这方面,看了之后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
良久之后,他抬起头有些忍不住的说道:“陛下,我马上就回去安排人!”
徐光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拿着这些图纸走了。
朱由检连忙拉住了徐光启,笑着说道:“爱卿别着急,这里还有。”说着,又拿出了一摞图纸。”
刚才那些全都是材料和火炮的铸造技术,在朱由检这里,这根本就没有完。
朱由检拿过一张图纸说道:“你看,这是朕设计的火箭弹,它的铸造原理是这个样子的……”
朱由检提供的这种火箭弹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武器,是后世火箭炮的基础——大名鼎鼎的喀秋莎之类的。只不过比起喀秋莎差远了,没有精确制导,就是采用抛物射击,准确度非常堪忧。
比起火炮,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重量大、装载的火药多,落地之后爆炸的威力更大,对付冷兵器时代的密集阵型非常无敌。一旦数量上来了,什么阵型都没用。
在大明也有这种武器,那就是火龙出水。
只不过比起朱由检提供的这种火箭弹,火龙出水设计更加繁琐,同时威力也更小,差得太远了。
火箭弹如果搭配上大明现在使用的一窝蜂之类的连发,瞬间就有了后世火箭炮的雏形。
朱由检准备搞一个火箭弹发射车,不用太多,九连发就可以。操作类似后世的礼炮,只不过威力更大而已。
顺便在爆炸物装中添加一些铁钉、陶瓷片等进行杀伤。很多地方会附着铁锈,甚至是泡大粪,堪称这个时代的生化武器。
徐光启看到图纸上的设计和设想,整个人都激动得不行。
比起火炮,这种火箭弹似乎更合适。因为它本身就装在车上,移动方便、发射也方便。装弹的时候,只需要插进已经准备好的发射架就可以了。
这种东西最早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在印度得到了发扬光大。
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时候,被印度的火箭弹痛揍了。在他们拿下印度之后,这种火箭弹才传到了欧洲,在欧洲得到了大发展。
从最早的引线火箭弹,到后来的喀秋莎,再到导弹,经历了很漫长的发展历程,威力却在逐渐增大。
既然朱由检穿越到了这个大明,自然不会放弃这种火箭弹。制造便宜、威力大、皮实耐用、方便运输,甚至比炮弹都要好。
朱由检笑着说道:“爱卿,你看这个东西怎么样?可不可以大量制造?”
“当然没有问题!”徐光启激动的说道:“这东西制造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
朱由检也笑着说道:“那就做一些出来。”
“对了,还有这个。”说着,朱由检就又拿出一张图纸说道:“爱卿,你看看这上面是朕设计的一种火铳,比起现在的火铳来要好不少。”
“现在的火铳实在是不先进,朕这个要更好。朕准备叫它自动打火火铳。”朱由检笑着说道:“采用的是后方装填的方式,使用的是纸质枪弹。你看看。”
朱由检做出来的这种枪械自然不是前装燧发枪。
前装燧发枪对于朱由检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他要做的是这个时代黑火药武器的巅峰,也就是后装燧发枪。
后装燧发枪研制成功后有非常大的意义,使用的是金属米妮弹头,在枪杆中拉出膛线,子弹和发射药装在纸筒里卷好,发射的时候只需要压进去就可以了。
后方有开槽,拉开之后把子弹压进去,用枪栓顶上。开枪后拉开枪栓,清理枪膛,重新上弹。
至于说气密性和尘土问题,朱由检借用了后世非常讨巧的一个设计方法——步枪防尘盖。
这东西最早设计出来的是日本人,他们用在了三八大盖上,为的也是解决技术差造成的气密性问题。
大明现在的技术做出这个东西来根本没什么难度,这种火枪一旦做出来,大明就能无敌天下。
它的射速快,因为是后装枪,采用纸质枪弹,可以提高威力高,射程也更远。
最重要的因为是后装填,可以采用各种姿势射击,无论是跪着、蹲着、趴着、躺着,怎么都行。
最重要的是因为后装枪没有上弹的麻烦,枪管也更容易使用膛线,大大的提高了精确度,不必要采用排枪,而且能保证一枪一个,使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成为了事实。
这枪比起前装滑膛枪威力大多了,加长枪管甚至能做个神枪手,也就是早期狙击手的雏形。
这些战术思想,只有这种武器研究出来之后才能实现。
徐光启看着眼前的图纸,手都颤抖了。
他的大脑不断旋转,可能都超频了。
此时此刻,徐光启十分兴奋,不断在脑海中想着这种东西应该怎么做出来。
其中的威力他已经能想象得到了,这也是他激动的原因。
良久之后,徐光启抬起了头,喃喃道:“陛下,想要做出这种火铳恐怕需要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