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扶苏提议大秦盐税改革(1 / 3)

加入书签

父皇,盐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人一旦长时间不吃盐,就会变得体弱多病,这对我们大秦百姓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李斯说道:太子殿下可知,盐税每年占大秦税赋的多少?

一成!

那太子殿下可知,这一成对于大秦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来之前他就已经问过蒙毅了。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盐税,竟然占到了国家总税收的一成。

盐铁,被称之为国家的命运。

这些都是由国家来负责售卖的。

大秦的盐税之所以太高,就是因为秦国不产盐。

但是现在国家已经统一了,这个旧制必须要改改。

父皇,重税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无法长治久安。

大秦屹立数百年不倒,盐税也是向来如此,你这是在讽刺我不懂治国之道吗?

嬴政这话一出,让一旁的李斯、冯劫等人喜出望外。

扶苏刚当上太子,又犯他以前的老毛病了。

老是跟陛下对着干。

这么下去,怕不是做不了两月,就要被废掉。

父皇,大秦以前的盐税之所以重,是因为大秦不产盐,而齐鲁之地的盐商,给我们的价格又高,但是现在天下统一,齐鲁之地产出的盐,足够我大秦用十年,多余的盐放在那里,等着变成铁吗?

嬴政两眼一瞪,脸色瞬间阴沉。

这个扶苏,真的要把自己气死。

扶苏继续说道:父皇,盐贵而让普通百姓不敢多吃,这销量自然就少了,看似通过重税获取了许多钱财,但是却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

如果父皇能够把盐税降下来,盐卖的自然就多了,税收也不见得减少多少,而且盐不仅仅是用来吃的。

嬴政黑着脸说道:那你觉得降到多少合适?

扶苏看向李斯问道:相邦,现在的盐价是多少?

李斯嘴角抽搐了一下,你都不知道盐价多少,就让陛下开始降价?

一斤50钱!

黍米一斗十斤多,才三钱多点。

可见这盐到底有多贵。

而且这五十钱之中,有四十钱都是税

大秦现在吃的全是粗盐,当然无法跟后世的细盐相比。

正常人每天摄取六克左右的细盐即可,但是这粗盐可就多了。

降到一斤一钱较为合适。

一钱?

嬴政两眼一翻,大秦早晚亡在你手中。

直接降了五十倍。

那他的税收几乎没了啊

父皇,现在普通百姓人家,一年也吃不了一斤盐,如果放开盐价之后,至少也能提升十倍,这税收依旧少不了多少。

朝中大臣开始议论纷纷。

扶苏说的真的有道理吗?

盐吃不吃不都是无所谓吗。

无非是影响一下口感而已。

当人快要饿死的时候,还在乎这些?

父皇,儿臣可以保证,在盐价降了之后,来年的税收要是少了,儿臣愿把剩余的钱补齐。

你补齐?

那到头来不还是我从国库里拿。

不过,既然扶苏这么有信心,那就信他一次?

扶苏,要是来年税收少了,我就扣你十年俸禄!

扶苏两眼一翻,好想我要过你的俸禄似的。

赵高的那些遗产可全在他那里。

父皇,儿臣有一套制作细盐的方法,可以提高现在粗盐的纯度,口感更好。

朝中大臣一阵无语。

他们感觉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

先是降低盐价,然后有提供细盐制作。

赶快献上来!

儿臣还没试验,等回去之后,我制作一批,然后给父皇送来,到时候我会把成本什么的,全部给父皇书写清楚。

退朝之后,扶苏回到了东宫。

细盐制作,自己肯定是没那时间的。

还是交给其他人比较好。

扶苏把涟衣叫了过来。

夫君,唤我何事?

我这里有一种制作细盐的方式,你拿去实验一下。

细盐?

涟衣一脸懵逼。

细盐是什么东西?

她只听说过盐,这还有粗细之分?

然后,扶苏把粗盐如何提纯,等一系列的步骤,全都给她写了出来。

同时还指导她完成了一次粗盐提纯。

看到成品的细盐,涟衣尝了一下,顿时惊呆了。

没想到这东西竟然出自她手。

这要比齐国的盐好太多了。

无论是口感,还是色泽方面,都不是粗盐能比的。

而且这个不像粗盐那样一大块一大块的。

夫君,这个是用来卖的吗?

是的。

夫君,我一定会没日没夜地帮你制作出一大批盐的。

别犯傻,现在盐价那么贵,等父皇把盐价降下来之后,你再制作。

哦!

涟衣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我这次去百越,就不带你了,同时农家六堂,我会把花影的四岳堂与朱家的神农堂留下来,到时候你让花影在四岳堂,挑选一些可靠的弟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