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扶苏小圣贤庄与张良解读天下(1 / 3)

加入书签

公子,李斯还有一件事情!

何事?

儒家张良想要邀请公子,明天早晨,到小圣贤庄一叙,他在儒家的藏书阁找到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既然这样,那我现在就去吧!

李斯一脸诧异,公子为何要现在就去,难道张良找的书,是公子十分想看的?

小圣贤庄的藏书阁,自己曾经也去过几次,里面除了一些古籍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

胡姬,你去给我备一辆马车!

诺!

扶苏来到少司命的房间,房间内空无一人,她与大司命回了阴阳家,到现在还没回来,星魂又来借人,肯定是跟着星魂去围剿墨家众人了。

他把碧血玉叶花交给胡姬,说道:这个你放到我房间之中,另外,让胜七、无双、诺敏、杨熊、杨喜守护好这里。

诺!

扶苏来到小圣贤庄,让张良震惊不已。

他以为扶苏会明天才回来,没想到扶苏竟然这么急切,难道他作为大秦公子,就没有公务要处理吗?

桑海城如此不平静,扶苏竟然还有这等闲工夫。

此人不按常理出牌,让他有点手忙脚乱。

张良第一次觉得,他有点把握不住扶苏了。

可是,现在子明、子羽都不在小圣贤庄,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把消息送往墨家。

如果明天他们再动手,一旦扶苏回去,那墨家可就危险了。

然而,让张良想不到的是,扶苏离开明轩时,刚好被有间客栈的老板庖丁发现。

先前墨家在有间客栈被扶苏安插的探子发现,他袭击了有间客栈,但是他并未动有间客栈原有的人。

他留着庖丁就是为了让墨家觉得,袭击客栈是因为他们其中有人暴露了身份,而非客栈本身有问题。

张良定了定神,微笑着说道:公子在此驾临小圣贤庄,真是小圣贤庄的荣幸。

李斯不悦道:儒家一向注重礼仪,为何伏念掌门没有出来迎接?

张良解释道:李大人误会了,这次是张良自作主张邀请的公子,两位师兄并不知道。

哦?李斯诧异地看了一眼张良。

不知道张良打的什么主意,竟然独自邀请扶苏。

扶苏跟着张良来到儒家的藏书阁,张良看向李斯说道:李大人,这里乃儒家重地,大人虽然以前是儒家弟子,但现在是法家弟子,张良不敢让李大人进入这里。

李斯气的脸色铁青,扶苏能进去,为何他不能?

他正要质问的时候,却被扶苏给打断了。

李大人,你公务繁忙,还是回去处理公务吧!

诺!

李斯冷哼一声,便离开了小圣贤庄。

公子请!

进入藏书阁,让扶苏眼前一亮,这么多古籍,但凡拿到后世一本,都是价值连城。

可惜经过朝代变迁,秦朝以前的古籍,大部分都被毁了。

扶苏随便拿了一本看了看。

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扶苏看向张良说道:听闻子房熟读诸子百家典籍,当年在韩国时,就名盛一时,不知你如何理解禹贡这一篇?

禹贡是古代文人必看的《书》中的一篇,对于张良来说,肯定不是什么难题。

张良不假思索地说道:大禹定九州,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子房说的不错,我华夏大地,自禹开始,便分为九州,不完整的九州,称不上华夏,无法统一九州,谁人敢称帝。

张良诧异地看着扶苏,他这是在表彰暴君嬴政吗?

扶苏继续说道:统一六国,治理九州,应该是每个炎黄子孙共同的理想。

张良说道:如果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能够谈得上治理天下?

九州初定,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

那现在的秦国,是公子想要看到的吗?

子房觉得六国叛逆这么久了都没有清剿干净,是因为我大秦的军队不行吗?

张良陷入了沉思之中,六国残余势力之所以这么活跃,就是因为嬴政把大量的军队派往了北地的匈奴边境,与南边的百越之地。

如果嬴政真的想要全力清剿六国残余势力,他只需要把军队调回来即可。

扶苏继续说道:秦国内部空虚,才让他们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但他们却没有想过,一旦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我父皇把军队调回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不待张良回答,扶苏又说道:北边的匈奴会侵入中原大肆掠夺,南方的百越会再次占领吴越之地!

张良微微一愣,扶苏说的确实让他感受颇深,虽然这些道理很是浅显,但他以往都是站在六国这一边,很少考虑这些事情。

如果华夏大地被外族攻破,到时候受灾受难的还是贫苦百姓。

但是,秦皇施行暴政,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国家,又能坚持多久呢?

如果陛下能够把六国子民当成秦人来看待,或许也不会有太大的内乱。

那子房可愿协助我,改变这一切?

张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