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故人(1 / 2)
萧一行转头。
在一瞬间竟然没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随着烟气渐渐散去,面前咫尺处浮现出一张英俊的带笑的男子面孔。
这张面孔看着似乎陌生,而陌生中又蕴藏着一丝熟悉——越看越熟悉。
这种抓着他肩膀的力气熟悉地令他不爽,这种好似欠揍又偏偏张扬的盯着人看的笑意更是似曾相识。
萧一行不敢相信道,“徐燕天?”
那人更加笑起来。
烟气散尽了才显现出那人相貌的全部细节。
周围的几个执弯刀的手下皆是真正高鼻深目的胡人,而为首的这人虽然一身南疆装束,浓眉大眼,容貌英俊张扬,却细看更多仍是汉人血统。
论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岁。腰间左挂一柄镶嵌了五颜六色宝石的小弯刀,右手抓着一根黄铜长鞭。虽然并非胡人,但用南疆的审美标准来看,仍是人人艳羡的矫健年轻人的形象。
他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百泉门老门主那位来自南疆的夫人徐氏的亲弟弟。仔细算起来,与霍云齐萧一行师兄弟也已经近十年未见了。斗转星移,当年皆是少年,如今萧一行已是腰佩长刀的玄雀堂堂主,而照理来看,他如今应该也做了自家南疆门派的少主了。
“你怎么到西京来了?”
萧一行没想到会遇见他,更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遇见他。
“你易了容,还真差点把我瞒过了。”
西京周围有不少胡人,大多是四处游走的胡商。也有停留时间长的,就自己在空地上搭起五彩斑斓的毡房。
徐燕天邀萧一行到自己的毡房中去坐,进屋便有胡姬捧着铜盆迎上来。徐燕天在那盆中净了手,吩咐招待贵客。
萧一行心里想着案子的事,原本不想在他这里耽搁太久。而徐燕天却早看穿了他的心思,硬是捉着他的肩把他按在了座位上,道:“你现在去追,也追不上什么了。反倒是我的手下还没回来,不如等等他们的消息。”
萧一行无言反驳。便坐下就着那胡姬小姑娘奉上的另一盆清水卸了易容,露出雾黑的羽眉与冷俊的双眼来。
徐燕天翘着二郎腿盯着他看,放声笑道,“这才是我认识的那张脸!”
萧一行问:“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他知晓当时在场的众人一定看出了自己三人并非寻常商人,但却也没料到竟有人开口就是一句“行弟”。
“你若不站起来,我定是发现不了你的。”
徐燕天换了个姿势,很随意地靠在铺了毛毡的椅子上。
“你站起来说话,我便盯上了你——我开始只是觉得奇怪,觉得这人气质身形像是似曾相识。”
“后来呢?”萧一行瞟了一眼他,“后来,你看见我出手了,是不是?”
胡姬小姑娘端走了盛水的铜盆,桌上便摆上干果和鲜瓜。
徐燕天从桌上揪了一把葡萄,往嘴里送了一个,又扔了一个给萧一行。
“我一见那出手,就知道就是你——你不用刀我都认得出来,当年我在你的轻功上吃了多少亏。”
萧一行抬手接了他抛过来的葡萄,便又找回了原来的话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侍奉的胡姬下去了,毡房里便只剩下了徐燕天与萧一行两个人。方才来的一路上在外面倒是有不少人,但明显少有人敢无事到这座毡房边打扰。
“既然我是他们的少主,那又有谁能规定我要像我阿达一样天天守着那张破交椅?”
徐燕天嗤笑道。在他们的话中阿达是父亲的意思,徐燕天的父亲便是那南疆小门派的上一任主人。
“他那张椅子,谁爱坐谁坐。我十余年没来过中原,倒是西京好像比当年更加繁华了。”
“中间历过叛乱,你若是六七年前来,便不是这样。”
萧一行道,“新帝登基以来做了不少事。身在其中察觉不到,你这样一说,我倒也确实觉得西京比当年更热闹了。”
徐燕天笑道,“是这样。”
北边的春季来得虽然迟,却也总要姗姗而至。就在那么短短的几天里,空气中从冬天遗留下来的凛冽已经消失不见了。春秋二季正是毡房里温度最适宜的时候,帘子拉起来就是通风的窗户,从窗户里也能看到外面的情形。
萧一行问,“与我一起的两人呢?怎么不见他们?”
“我没让他们进来。”
徐燕天敞着胳膊挑眉笑道,摸不清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咱们俩这么久没见,正是好好促膝一聚的时候,怎么能让外人来打扰?”
萧一行看他道,“那可不只是我的手下,还有我的朋友。”
徐燕天把上身懒洋洋地往后一躺,才道:“我吩咐手下好生招待了,有一个简单坐了坐,已经先行告辞了。还有一个在外头等你的吩咐。”
萧一行一听就知道先行告辞的那个是杨云阶。杨云阶心系皓羽等人,从不离开太久。
只剩下了一个高会未免尴尬,萧一行便也吩咐道,“叫高会先回去吧,若有消息随时知会我。”
徐燕天夸赞道,“这才好。”
三四杯水酒饮过,待到外面天色稍稍暗下些,才听得毡房外面忽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