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西京(1 / 3)
“这位小兄弟,请问岳道长在吗,我二哥有事请道长过去。”
小童答应一声,转步向山上行。
“是急事!拜托了——”洛风时又喊。
羊肠山道,连回声也打着弯儿。
有言道,寻山入蜀。
蜀地多山,溯源头可溯至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又因天地钟灵毓秀,于是百十山中总出一二灵山,溪水潺湲,鸟雀戏逐。
其中有山名曰青髓,坐落锦城西南二百余里处,山虽难以高峻闻名,却有异木古藤,葱茏掩映,别是一番清景。
传闻百年前,曾有云游道人路过此地,受山神之邀,设坛讲学,引来禽鸟百兽聆听,之后得道者不计其数。
虽然传说难以考证,却在山上留有一道观,名为云台宫,颇为灵验,观主鹤发童颜,持百里内醮祝祭典。当地百姓依山而居,或为樵夫,或为农人,各安生计。久而久之,甚至连飞虫蜂蝶都繁衍得欣欣向荣。
洛风时此刻,便盯着这样一只飞虫。
“嗡——嗡嗡嗡”
那形貌可怖的蜂虫在空中虚晃一下,回身又欲向洛风时身上凑近。
洛风时是猎家出身,一日打山林里逛五六回,什么毒物没见过。此刻只按兵不动,等那飞虫动作。
“嗒”一声,那飞虫似是扇累了翅膀,径直扑落在洛风时臂上。
此时快一刀,不劈它两半,也能削了它那双聒噪翅膀。
练练手,不错。
心里想着,洛风时将松束的马尾甩至脑后,另一手便无声地缓缓摸上腰间的匕首。
“洛风时,它只是好奇,”
一只手轻轻搭上欲拔匕首的那支小臂,抬眼是十六七岁一少年。
那少年身着天青道袍,眉目隽秀,颇为出尘。或许是璞玉未经磋磨,少年一眼看上去仍然带有些许稚气,而薄薄衣襟下肩背却已显出几分风骨来。未梳起的一半发丝看着极顺,墨色轻轻扫在襟前。
“托我的面子,饶它一命如何?”
那少年一笑,小心捻起那倒霉飞虫,放入道旁一团野蔓中间。
“许麟书,你怎么来了?”
名叫洛风时的少年好像与他极相熟,便随手拂两下衣袖,不再顾那怪虫。
“岳师兄正在观主那里静修,所以是我和麟书代替前来。”那道袍少年身后又有一青年道人跟上,方正面貌,说话很是温和。
这个人洛风时也是认识的。云台宫观主有三个弟子,大弟子岳景宁,便是这人口中的岳师兄,二弟子卢云溪,就是这位方正道人。两位道长当年皆已学成,观主也本打算四处云游不再收徒。没想到因缘作祟,几年后又收下一个玉琢般的小孩子,被整个道观的人逗着玩,这便是许麟书。
“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着急?”许麟书问他。
“不好说,”洛风时虽然焦急,话却说得沉静,“你去了就知道了。”
常说十道九医,山庄里的人平日有个跌打扭伤或是寒热暑毒,皆是请观中道长看视。
可饶是行医近十年,那青年道长见到榻上人身上伤势,仍是一惊非小。
榻上男子瘦削身材,苍白面色,睫如鸦羽,原应是极明亮一双眼睛,只是此时深阖,濡湿发丝贴在脸侧,唇上亦无血色。身上深衣已换作了一件干净旧衫,襟口半敞,露出肩下朱色狰狞,似是利器所伤。肋间又是一处深伤,伤口失血,丝丝染了半扇衣衫。
听洛风时讲,大哥洛泉从河边背人回来时,连自己衣衫都粘满了河藻,滴滴答答满地皆是水痕。
“怎么样?云溪道长。”
榻边站一个年轻人,剑眉星眸,精瘦身形,臂上一道白痕蜈蚣似地自肘处蜿蜒至腕间。
这年轻人名唤洛霄,家中排行老二,长洛风时七岁。乡野猎户,臂上有疤痕本是无奇,只因箭术奇绝,辨声引弓,乡人敬慕,故引为臂缠白龙,神灵相助。所以时日一长,竟得了个“白龙洛”的谑号。平日在外,不问名姓,单凭这条“白龙”,生人便识得是洛家老二。偏这洛家老二也是个真性情的,故一来一往,结得不少好友。此刻榻上人虽未曾谋面,但眼见性命垂危,也不免焦急关切。
“多亏衣服受水缠缚,裹住了伤口。不然溺水算是小事,就是十条命,流血也流光了。”青年道人叹口气,又复去打量那人情形,
“这是恐怕是先重伤,又抛入河流。”
“怎么会这样?”
平日里也有山庄门客斗殴比武,但山人义气,就算是私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行事也都讲个坦荡公平,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洛风时此刻听到这样的判断,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确定是刀伤?”
大哥洛泉沉默了一会,开口问道,声音比往日低,在场每个人心绪都难以言说。
洛家是猎户,原本并没有往刀剑上面想,只当是遇了兽群。但若这人真的是被刀刃刺伤,那行事之人该是何等阴毒,才会将重伤之人抛入江水。
那不仅是死,还是尸骨不存,死无对证。
卢云溪对上洛大哥的目光,他很清楚面前人在想什么,他还是迎着那目光,缓缓地点了点头。
伤口深且切口整齐,确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