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地大物博(2 / 3)
时彼此看着对方似的,很默契地答道。
“我们还不认识呀~!”
“你俩啊!这有用吗?这儿白吃白喝不算数。问一问你的事。你还不认识呢~滚~!”
淳余直上火。
但就算他没有说话,袁熙与袁尚都已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撤退后,两人收拾行囊,带上几件有价值的物品,便径直向乌桓城后门走去,两人最后一支军队近七八千,都在此~
两个公子,你是谁?
其中一个心腹副将问。
“传令下~咱们其余人,直往后门退~。”
副将应之。
“没有问题~但我们到哪里去了?两个公子~!”
袁尚沉思片刻后立即答道。
“到荆州来,冤家是冤家~唯有投奔他~。”
之后,又与袁熙率七、八千人悄悄溜出乌桓城后门~
而大门这一边,李牧寒大炮齐鸣,势若破竹,毫无防备,早已洞穿敌门~
淳余单于登上城楼,已是无心恋战了,家有百年基业,毁于己身,何颜再续苟活~
掂量掂量,直接抽出佩剑,往脖子处不忍一擦~
“单于~”;
一个贴身护卫想要制止却为时已晚。
于是淳余单于自戕,乌桓城直陷群龙无首。
李牧寒率领炮兵队轰破城门后,羽翎军三千骑兵突围~
很少被反抗而夺取城中控制权~
“你单于在哪里?”
李牧寒来到城里,首先问。
“刚刚自刎城楼~!”
不知道是谁回的。
“把他
埋得很好~!”
李牧寒紧闭双眼,作默哀状。
当然也算是演戏吧,毕竟偌大的城池里,住着数十万人~为便于以后治理,为争取人心,他一定要这样干~
袁尚,袁熙二人在哪里?
李牧寒又问。
“它们特么地溜出后门~!”
一乌桓将士愤怒地说。
…...
“蹭蹭蹭~溜溜达达倒是蛮快的~!”
李牧冷冷的说~
首先整理残局等待魏王的到来,然后做好准备~
“是~”;
羽翎军的众士兵齐声说。
他令人飞鸽传书曹操,然后魏王亲率大军自许昌起程,奔乌桓~
魏王曹操一到此地,就是再三夸奖李牧寒。
“我的儿子确实威武。每一次我都可以亲自摆平一座城~!”
“呵呵~”。
李牧寒笑了笑。
“那还得谢谢爹啊!你给了我一个机会~!”
“今平乌桓。将来若能取辽东~则中国三分之二在其掌握之中~。”
孟德这时大言不惭地说。
起初李牧寒在辽东的思想不多。
由于辽东太偏僻,物产丰富不起来~而冬季又很冷,就算被打掉了,都不容易照顾~
打好辽东并非易事,要费很多人力物力!
而且时机已到,李牧寒3艘军舰都已研制完毕,更有甚者,还将火炮嫁接在军舰之上~
这样,攻下辽东,也是迟早的事~而一条水泥路的出现,又能迅速连接辽东与中原。
“咱们先把乌桓军队合并起来,然后准备征讨辽东吧~”
曹操下诏说。
毕竟乌桓拥
有数十万之众,如果重生异心、反叛,到时便会陷入困境。
你认为乌桓该怎么对待呢?
孟德向大家打听。
“臣认为乌桓应继续向南迁徙~若继续在此停留,定是不可能束缚它们的~久而久之,肯定会生乱子~”。
郭嘉首先挺身而出,说。
“而那边的地形偏僻,太靠北了~天气很不好,就算被占着,将来也没用~”。
“军师说的我才答应了半句话~!”
李牧寒此时却张口闭口不言~
“嗯?
大家听了都惊呆了。
大家都认为郭嘉说的有理,但是李牧寒说只是答应了半句话而已~
“您是怎么想的?仲舒~?”
曹操看了一眼,问。
“寸土寸金。而土地这件事。我想多做一点。总是无妨~。”
李牧寒长说。
“关于管理不便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再修几条水泥路就可以啦~!”
看到大家没有说话李牧寒接着说。
“北方虽寒气逼人~但地大物博~宜游牧、宜养牛、宜养羊!”
“将来我们能把它改造成一个大牧场,把牛羊制品往南运~比如羊毛,牛羊肉制品和牛奶制品就能用水泥路往南运~。”
“这一切,可是蕴藏着丰厚的资源啊~!”
“这个~”。
对李牧寒大胆设想,现场众人认为比较合理,但碍于郭嘉颜面,均未发表看法。
“李牧寒公子说的很好,方为本人唐突、考虑不周全~。”
郭嘉自嘲说。
郭奉孝为人胸怀博大,对有才干
者,均抱持向他人学习的心态,不存嫉恶如仇。正因为如此,曹操手下能人异士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