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降三级不够(1 / 2)
听见倭寇来了,张二娃急忙返回院子,拉着还在往水缸里添水的张老汉,就是个跑。
几步就到了门口。
“明个就成亲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拉着我干什么?”
缓过神来的张老汉一甩手,有点生气的道。
“倭寇,倭寇来了。”张二娃大声说道。
“倭寇?快,你娘还在屋里,你先跑,我去叫你娘。”
一把将张老汉推开,张二娃自己冲了回去。
“你先跑,我背着娘跑得快。”
两三时辰之后,藏在山上密林中的张二娃,看见村子的方向,冒起了大片的烟雾。
村民们,一个个也看向村子的方向,忍不住的嘤嘤哭了起来。
倭寇洗劫村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朝廷的卫所,总是在倭寇离开之后,才姗姗来迟。
以前,倭寇只是捡家里值钱的东西拿走,这一次,居然放火烧了渔村。
虽然是低矮的土房加上茅草屋顶,可那也是他们的栖身之所。
而今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大家又如何遮风挡雨。
翌日。
村名从山上下来,远远的看见村子周围站满了朝廷的士兵。
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屋已经被烧毁。
张二娃风一样的跑到了自家院子前面,忍不住怒火中烧。
除了那些土墙,屋顶连同家里的桌子板凳,被大火烧了个精光。
院子里的水缸,也被砸碎,碎片散落一地。
准备招待亲戚的饭菜,被胡乱的打翻在地,隐隐有着被践踏的痕迹。
张二娃握紧拳头,重重的打在了门口那已经半边被烧成炭黑的巨大树干上。
“都回去检查一下,看看丢失了什么贵重的东西。”村子里的道路上,一名小旗带着几名士兵,挨家挨户的叮嘱着。
“家里都被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没有了,还说什么贵重不贵重的?”有人小声嘟囔着。
小旗骤然停住了脚步:“以后,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做百姓,就要有百姓的意识。这倭寇为何没有烧别的地方呢?”
听见对方呵斥,百姓一个个再也不敢言语。
张二娃明白,小旗的意思,是有人给朝廷卫所举报了倭寇的行踪,这次放火烧村,乃是倭寇的一种报复。
看着村子里一片焦黑,再加上到处充斥的焦糊味,张二娃的心中满是惭愧。
若是自己没有和台州卫玉环所提供,自己出海捕鱼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倭寇行动轨迹,今天便不会被倭寇放火烧村。
可是,倭寇怎会知道,这信息是自己提供的?
张二娃百思不得其解。
京城,金銮
。殿里,明成祖静静的坐在他那宽大的龙椅上,表情平淡的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刚才,督察院和刑部各自讲述了巩昌旱灾,陕西布政司所存在的失职之罪。户部,对于此事,你们有没有什么说法?”
明成祖的目光,缓缓看向户部尚书赵海。
昨个,肖尘的一席话,让明成祖对户部,也有了看法,更是对户部尚书赵海的忠诚度,产生了不小的怀疑。
户部,乃是大明最高的财经机关,掌管天下的土地,赋税,户籍,军需,户籍,粮饷等,乃是朝廷一等一的实权机构。
而布政司,便是户部之下掌管各地的最高地方机构。
这么一个重要的机构,竟然对一起旱情隐瞒不报,以至于巩昌府的灾民死伤过半。
上梁不正下梁歪。
陕西布政司敢这么做,户部怎么会一点责任都没有。
陕西布政司对于旱情隐瞒不报,那全国的布政司,有没有这种情况?
身为户部尚书,朕几乎将整个大明交给了你,你就这样给朕办事的?
户部尚书赵海,急忙弓着腰走出了队列。
“皇上,对于巩昌旱灾,户部真的并没有接到陕西布政司的上报。”
“你的意思,责任全部都在陕西布政司了?”明成祖的声音,明显的低沉了下来。
赵海浑身一僵,明显的听出了明成祖言语里的指责之意。
“户部有责任。”赵海急忙道。
“有什么责任,说来给朕听听。”
“各个地方布政司,每个月都会给户部进行一次事务汇报。布政司没有汇报的事情,户部真的无法知道。可是,布政司都能给各个府衙派出专人驻守,而户部却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是户部的失误。臣打算,从巩昌府的失误上吸取教训,往每一个地方布政司,派遣两名官员常年驻守。一方面可以及时汇报地方上的事务,再一个可以对地方布政司进行监督。”
“嗯,你的意思,是后面的补救措施。朕问的是,在巩昌府一事上,户部有什么看法?”
赵海一怔,有点不明白明成祖的意思。
皇上这是认为,户部对布政司监管不力么?
“皇上,布政司是户部的下属机构。布政司派遣到巩昌府的官员不作为,说明布政司对官员的管理制度不够到位。臣以为,加大官员的惩罚力度,方能从根本上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赵海脑子转了半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