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 大宋反派(91)三更 大宋……(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反派(91)

晏殊坐在书房半晌, 一时竟是不知怎么答话了。

四爷打着哈欠,一副困乏极了的样子。

书房里正安静,种世衡从外面进来了, “王爷, 野利刚狼将军来了。”

“这一大早的, 他不困呀。”四爷就说,“叫进来吧。”

晏殊就见进来一彪形大汉, 看见一身官袍的自己,连眼风都没给。但转脸看向雍王,好似连肩膀都缩起来了,说话瓮声瓮气的,“王爷, 臣想要那五千俘虏。”

“瞎胡闹!”四爷抬眼看他, “那些俘虏什么来历……你知道?”

“不知!但那都是好手。您跟王妃说说,至少也要分给臣两千。”

四爷就笑, “你的缺额有两千?”

“臣想淘汰些老弱……”

“老弱多么?”

“多!”

四爷就提笔在边上记了一笔, “这样, 明天你上兵部等消息, 答复在兵部。”

“那战马呢?这次有一万多战马……”

四爷敲桌子,“由兵部商议后再定, 这不是都没定呢吗?”说着,就给使眼色,“晏大人在,这是王妃的先生……”

野利刚狼这才转身看过来,恭敬很多,“先生好。”

晏殊挤出几分笑来,“将军好。”

野利刚狼朝外指了指, 跟四爷说,“那……有外人在,臣就不留了,先走了。”

去吧!

晏殊:“……”口口声声的不分疆裂土的,我这个大宋的钦差,却成了人家眼里的外人。

四爷像是不知道他的想法,只道:“此次的事情,辽国有参与。”他详细的把情况所了,“但此时不能对外公布,萧奴所率领的乃是辽国虎贲,此次被我们俘获了五千余人。”

晏殊眉头紧皱,“大辽?”

“正是。”四爷说着,就叹气,然后起身点了点挂着的舆图,“尤其可见,辽国主战之声有多大!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扰边。先生,朝廷对此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这?

四爷的手在地图上划拉,“您看,曹玮曹军帅驻守在渭州,死守渭水,说到底,那只是保障关中之地不失而已。可渭水之滨,乃是平原开阔之地。唐时,李世民与突厥的渭水之盟就发生在这里。可以说,没有燕云十六州阻隔,咱们的腹地是向人家敞开的。”

晏殊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可是,“这不是没收回燕云十六州么?”

四爷就说,“先生啊,我姓赵,亦是太|祖太|宗的子孙。遥想开国之初,为何要在汴京附近光植树木?不就是因为辽国的铁骑从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给京都造成了太大的威胁么?”

晏殊脸红,咳嗽了数声。尤其是听了狄青说雍王夫妇在战场上的表现之后,脸更红了。

当年太|祖皇帝不是不想收回燕云,当时也想法子了,太|祖还专门设置了‘封桩库’,就是内库之一,积攒钱财,打算用钱把燕云十六州给赎回来。

那人家肯定不干呀,这不是才下旨修建了‘北|京’大名府,与辽国对峙么。

打不过,我还不能朝你呲牙吗?好歹是个态度,对吧。

四爷就笑,“钱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种想法本身就可笑。”他就叹气,“到了太|宗年间门,太|宗也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只可惜战败了,太|宗皇帝中箭之后坐着驴车逃了……”

过来给添茶的紫毫听的实在忍不住了,‘吭哧’一声给笑出来了。笑完赶紧假装咳嗽,“那个……先生请用茶。”

四爷说紫毫,“没规矩,出去呆着吧。”

晏殊:“…………”这些事是不大体面,但只是一场败仗而已,倒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四爷就说,“到了先帝当朝,这不是就有了澶渊之盟么?人家兵临城下了。”

晏殊:“……”是!大宋开国至今,一共四任帝王。第一任想拿钱赎,人家没答应;第二任想抢来着,被人给揍了;第三任没咋,人家却先打上门了;第四位就是现在这位官家嘛,一直都挺太平的。只要按时给岁贡,这不也基本太平么。

您说这个,到底是想说明什么呢?

“本王想说,一代一代,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初心从未改变,到了朕这里,算是第五代人了吧?本王觉得其志不该灭。”

晏殊愣了一下,“您才站稳脚跟,内部矛盾重重,您怎么收复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确实得徐徐图之。”四爷的手在地图上一划拉,“这里若是归雍郡,曹军帅的压力是不是就小多了。”

晏殊蹭的一下站起来,“雍王,你待如何?”他划拉的那个地方,是延|安府以北,包含延|安府。像是丹州、麟州这些州都属于延|安府。

四爷就笑,“先生怎么着急了呢?这个地方若不属雍郡,本王何以谋划燕云呐?燕云十六州是以大同府为中心。若是雍郡之地,不与燕云接壤,中间门隔着朝廷,是否太过不便?若是雍郡的将士与朝廷的将士发生了冲突怎么办?或者先生以为,本王会反?您不放心本王,难道您还不放心您的学生?”

晏殊摆手,“王爷,事不是这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