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孔融的烦恼(1 / 4)
淳于,武老三整日守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过境的黄巾,像是吃了死耗子一样。
前几天是汉军过境,他们不敢动。现在名义上的友军,司马俱的部队南下,他们还是不敢动。
“司马俱的兵马南下了多少?三千还是五千?”跟武老三一样,对司马俱同样不满的李越已经怕到了骨子里面。
他整日都担心司马俱来袭,便不去城墙上面,而是等着司马俱到来。
这种眼不见为净,假装看不到的法子虽然颇为有效,看到武老三摇头不止。
“五千多人了。”武老三忧心忡忡,就此来看,司马俱绝对会来淳于。不然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兵马,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
只要淳于不在司马俱的手中,他就无法安心对付南边的李云义。
这一点,人尽皆知,谁都知道司马俱随时都会挥师南下,吃掉自己这一支小部队,将带头人处决,以儆效尤。
黄巾当中并无连坐的说法,李越一个人背锅,才是武老三等人支持他背叛司马俱的原因。
成功了他们有好处,失败了,他们没坏处。死的都是司马俱跟李越的人马,与他们何干?
“时辰不早了,渠帅还是早点歇息吧。”武老三打个哈欠,他最近夜宿城墙之上,整天提心吊胆,都没睡两个好觉。
李越见他不想说了,心中虽有不满,却只能忍着。
自从昌都失陷的消息传来,李越就敏锐地发现淳于城中黄巾,看待自己的目光都有所变化。
司马俱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敌袭!”
夜幕底下,从南面传来的凄厉呼喊声,扰乱了夜的宁静。
李越顾不得跟武老三在言语,而是奔下城墙,朝着不远处的军营而去。
他的部众,大部分都在军营当中。
南面有敌人入城,就意味着武老三也不值得信任。
“南城,姓赵的今夜守城。”
武老三从城墙上面探出身子来。他本部的千人都驻扎在北门附近,现在看着城南乱作一团,他立马召集部众,点燃火把,严阵以待。
这些火把照亮了半个夜空,城外的司马俱冷笑一声,直接勒军入城,领着千余人的前军从南门入城。
他同样打起火把,将城南映照的通红。
淳于,他从来都未将这座小城放在心上,他的心腹大患是李云义的朱虚汉军。
军营里头,李越已经冷静下来,他知道想爱你在急不得。死守守不住,只能从东面,或是北面出城。
“儿郎们,走!”
他很快打定主意,提着环首刀,便杀出军营,朝着东门奔去。
他身后的黄巾畏缩不前,只有数百人毫无顾忌的跟了上去。
剩下的黄巾军对视一眼,又回到了更为安全的军营当中。
他们这些小卒没有选择的权利。面对纷乱的时局,他们只能紧紧跟随自家主将,才能生存下去。
李越造反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也知道李越自称渠帅,城中的头目也大多支持李越。
现在城中乱了起来,汉军都不曾害了他们,更别说乱的是黄巾自己人了。
军营当中,鸦雀无声,直到司马俱到来,他们才长舒了一口气。来得并非是刀兵,他们便不会反抗。
淳于城头大王旗不断变换,他们的身份却未曾有所变化,一直都是黄巾。
“李越谋逆,其罪当诛。尔等在军营不曾生祸,尽皆编入淳于守军当中。今日尔等再有反抗之举,皆杀之!”
他目光冰冷,虽然恨透了这些造反的人,却又不得不忍让,宽恕他们。
眼下局势已经毫无疑问,他都入城来,李越只有败亡一途。
不多时,以武老三为首的头目纷至沓来,他们尽皆跪拜在地上,看也不看司马俱,只是求饶。
“起来吧。”司马俱淡淡一笑,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才又说道:“李越势大,诸位被迫从贼,今日反正,过上几日,便去昌都驻扎,可行?”
他虽是问,却不给这些怀有二心的人任何反抗的机会。
“诺。”武老三在人群当中,显眼,却又不显眼。
司马俱此来,对他绝对没有什么好心。司马俱势大,淳于势小,似他这样的人,都不得不做出抉择,再度回到司马俱麾下。
至于论罪,他们皆是不担心的。
与朱虚汉军交往甚密,俘虏后被释放的人可不止武老三一个。
淳于有千余人,昌都也有千余。
真要清算的话,这二千人一个都跑不掉。
“明日一早,本渠帅便南下擒获孔北海后,一举击破高密,在于你们共同庆祝。”
司马俱意味深长的看向一众头目,看的他们心惊胆战。
......
在荒野当中,天为被,地为床的士人,豪族不计其数。
他们不断挠着被蚊虫叮咬后红肿的伤口,牢骚不断。
从昌都奔走到现在,他们所携带的物资当中,大半都是金银珠宝。少量的食物根本供应不了数百人。
在他们身后,一直尾随的黄巾斥候更是让他们寝食难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