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薛蟠报喜(2 / 3)
也是一怔,多看了宝钗两眼,哈哈笑道:“原来是薛公子,倒是巧了。”
“张姑娘可好?”
薛蟠又向张文灵问道。
张文灵矜持的笑了笑,盈盈施了一礼。
“这姑娘谁家的?”
薛姨妈向宝钗问道。
宝钗道:“是那位张文墨公子的妹妹,可能是随她哥哥进京赶考吧?”
“她一个女儿家,跟着哥哥跑来跑去做什么,想必也是个轻浮的人!”
薛姨妈现出不喜之色,再看向薛蟠,已经迎了上去,好一阵嘘寒问暧,才道:“张兄和令妹在京城可有落脚之处?”
张文墨道:“打算入住江南会馆。”
“诶~~”
薛蟠豪爽的猛一挥手:“会馆人来人往,有什么好,不如去我家里,我家人少院大,住着舒适。”
“这……”
张文墨有些迟疑。
宝钗却是眼眸微亮!
张文墨从相貌上,与王宵不分上下,而且是南直隶的亚元,多半能中进士,她虽然相中了王宵,但对于张文墨也不愿意放过,至少能做个备胎,在两个人中,好好选一选。
至于宝玉,她彻底失望了,什么金石奇缘,那只是一块不开窍的顽石,不要也罢,就让宝玉与他的林妹妹去续木石之盟好了。
“哥哥说的也是,妹妹,就住我们家吧!”
宝钗笑吟吟的上前,挽住了张文灵。
“快,快,帮张公子搬东西!”
薛蟠一看,赶忙挥手。
仆役们一窝蜂涌上,帮张文墨搬起了行李。
“那就……叨扰了!”
张文墨暗暗看了眼宝钗,心里是愿意的。
如果妹妹做不了北静五侧妃,给薛蟠做正妻也不错,他自己则是对宝钗动上了心思,把妹妹嫁给薛蟠,自己娶了宝钗,可谓亲上加亲。
……
时间缓缓流逝,张文墨兄妹在薛家住了下来,谶语也在暗地里渐渐流传,朝中涌动起了一股不安的气氛。
王宵始终没有找到与小翠搭话的机会,夏金桂也没找到王宵,毕竟京城太大了,夏家虽势大,却做不到一手遮天,王宵又深居简出,不是读书,就是练剑。
不觉中,两个月过去,王宵的文气有了三尺一寸,万家灯火图也已完全修复,并比之前更加凝练紧凑。
而王宵的修为,也达到了剑池境初期中阶。
不要小看仍是初期,他超限了两次,提前打通奇经八脉,每提升一点,都能明显感觉到实力的提升。
而别的学子们,多数都在打听主考,虽朝廷封锁极严,但是只针对普通学子,有心人还是得知了将由王子腾主考。
“张兄,张兄,告诉你个好消息!”
薛蟠拿着一叠书稿奔来。
“薛兄,何喜之有?”
张文墨不解道。
张文灵也站一边,盈盈妙目掠向薛蟠。
薛蟠如献宝般的把稿纸递去,大笑道:“好教张兄得知,主考官正是我的亲大舅,这是我大舅平日所写的一些文章,我整理了下,给张兄送来。”
“哎呀,知我者,薛兄也!”
张文墨大为动容,长揖施礼。
“多谢薛公子了!”
张文灵也盈盈施礼。
“文灵妹妹,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
薛蟠不去扶张文墨,反扶住张文灵,舍不得松手。
张文灵微现不悦之色,忙把手抽了回去。
当初和王宵原主订婚的时候,原主连毛都没沾着一根,现在和薛蟠八字还没一撇,哪能被轻易沾了便宜?
“哈哈,不打扰贤兄妹了,告辞!”
薛蟠不以为杵,哈哈一笑,转身而去。
王宵正在住处读书,不仅仅读四书五经,也读从青山道人身上搜到的道书和玉简,都是茆山派的独门法术,将之与剑招结合,倒也颇有小得。
又随着修为日渐精深,渐渐地领悟出了藏拙的道理,通俗来说,是宝剑无锋,大巧若工,这也符合会试的宗旨。
与乡试取才气不同,历届会试,总是取四平八稳的文章,王宵自身的锋芒渐渐掩盖,文章的棱角也逐步磨平。
如果说,以前是一块砾石,如今则打磨成了鹅卵石。
这时,隔壁又有银铃般的笑声传来,随即一只布球抛了过来,又听到如傻子般的叫道:哎呀,扔人家家里了,小翠,快搬梯子来!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