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蒙古出使燕京(1 / 3)

加入书签

开平,仇府。

烛火背后有两道人影映照在屏风上。

一个瘦削,一个挺拔。

然后有声音传来,只听挺拔身影道:“先生,阿合马的死我不太明白,为何?”

瘦削之人道:“阿合马贪得无厌,迟早会坏了陛下的大事,所以我提前就除掉了他,眼下忽必烈要与我大宋结交,所以我更要除掉阿合马。”

瘦削之人正是仇荣。

“嗯。”

“你去将情报传递给燕京所部,就说阿合马已经被我除掉了,让上头放心,我会继续待在忽必烈的身侧,让他永远也不会察觉的。”

“是。”

......

燕京城,广寒殿内赵诵收到开平的信函,对刘秉忠道:“阿合马死了也好,迟早忽必烈会发现的,这次你们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你让开平的人盯着,忽必烈多疑,此事还是要做的滴水不漏,切莫让敌人发觉。”

“原来陛下在忽必烈的身边还有这等棋子?”

“是啊,阿合马虽暗中与我大宋交好,但毕竟也投靠忽必烈,如此两方讨好之人,实在不放心,所以才让仇荣待在忽必烈的身侧作为参谋。”

刘秉忠点点头,如今大宋的密探情报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在大宋收复中原以及在漠北漠南一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接着赵诵与刘秉忠谈及另外一件事情。

刘秉忠问:“陛下要与忽必烈结交?”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再说忽必烈与我结交,并不是真心实意,只是想换的生存的时间,毕竟眼下蒙古分裂对他来说并不好,不过我大宋却乐于这种现状,只有敌人的力量被削弱了,才有利我大宋的发展。”

刘秉忠想起往事道:“实际上当年忽必烈也曾想要和我大宋交好,忽必烈那时候为了王位,就必须先争取王位,等过了十年的样子再发动战争南下。只是现在忽必烈的身边再也没有臣这样的谋臣了,所以才一步一步走向败亡!”

赵诵点点头:“当年幸好刘先生能不记国仇,投效我大宋,助我大宋一臂之力!”说完赵诵深深朝刘秉忠拜了拜。

刘秉忠立马劝阻:“陛下切莫如此,如此大礼实在让我折煞。”

“刘先生为我大宋子民谋福祉,为天下百姓而奔走,这礼受的起!”

刘秉忠看到皇帝如此,心里有些苦尽甘来的滋味,当年投效赵诵,也是明智之举。

此时君臣二人出了广寒殿,在夜色中俯视山下的景况。

夜色中,远处灯火闪烁动人。

此时的燕京一片欣欣向荣,万家灯火。

人口的涌入让这座古老的城池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眼下在燕京已经有一百万人口了。

其中有来自大宋各地的百姓,还有来自其他海外诸国的。

不过,人口的快速涌入让旧的金中都臃肿不堪。

所以新城的营建迫在眉睫,赵诵也期待新城池快些修好。

......很快,燕京新城修建工程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

在历朝历代建筑修建中,新燕京的修建工程开展的速度很快,完结的也很快,而且采用了历朝历代从未有的施工模式,可谓是开创了一代壮举。

赵诵下令将燕京改为北京,正式成为大宋的北京城。

北京则为顺天府所在之地。

过了一段日子,忽必烈终于派出了蒙古使臣王阿泰,携带了一些重礼,包括牛羊马匹铁器等物,其中还有一个黑漆漆的木匣子,里面敛放了阿合马的头颅。

王阿泰上百人的队伍从居庸关进来之后,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燕京城城北。

城外的田地阡陌纵深都种植了满满当当的庄稼。

王阿泰估计这样的田地至少可以养活几十万的百姓。

只是没想到宋国的开荒种植程度居然这么高。

王阿泰脸色有些发白,他暗暗将此记了下来。

接着他的队伍继续前行,远处大地上赫然之间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城池。

王阿泰之前来燕京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这座城池,只是没想到短短两年没来了(蒙古军撤出中原),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阿泰怎么也没想到在燕京这里居然会有一座巨大的城池硕然之间就挺拔在燕山南侧的大地上。

目光所及之处,雄伟的城池有巨大的护城河环绕包裹起来,王阿泰的队列继续前行。

环绕这座新城的还有宽广的河流以及远处一座巨大的湖泊,在阳光下闪现巨大的一抹湛蓝色。

此时河流之上挤满了各处船只,差点都要将河道给挤满了。

王阿泰难以置信,各种滋味在心中郁结,周围的随从也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无形之中相当于打他们蒙古人的脸了。

很快他们到了燕京,王阿泰在宋国官员的了解下才知道这是座新的燕京城,而且现在已经是宋国国都北京城了。

而且在新燕京的南侧,还有一座金中都依旧屹立在那里,据说皇帝并没有拆除金中都,而是保留了金中都。

王阿泰似乎明白了,宋国皇帝赵诵所图甚远,认定对方打算来一场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