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忽必烈北征漠北(1 / 2)

加入书签

阿里不哥一战败,草原上的格局忽然变得明朗起来。

见到忽必烈赢了之后,一些宗王立马投靠了忽必烈。

忽必烈似乎看到了他成为蒙古大汗的高光时刻。

不过,仇荣还是将一些宗王趁机逃走的事情告诉给忽必烈,并且远遁漠北,极其容易会形成另外一股势力。

忽必烈得知消息之后,十分震怒。

他知道就是这些蒙古宗王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他们亲近阿里不哥,恪守蒙古王廷的陈规烂俗,排斥汉人势力,如今见到阿里不哥失败之后,就逃回了漠北。

此时忽必烈做出的决定就是征讨漠北。

仇荣清楚忽必烈要做什么,不过他却劝忽必烈来年再北上。

“如今马上就要下雪了,陛下不如明年三月再北征!”

忽必烈知道现在消灭了阿里不哥的势力,就应该趁胜追击,直捣漠北,这样就会让漠北的反叛势力烟消云散。

忽必烈告诉仇荣,因为现在那些疏远自己的宗王势力就盘亘在漠北和林城,他们对自己的成见丝毫都没有改变。

只要有人在和林振臂一呼,就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阿里不哥的反叛势力。

这样对开平来说极为不利,对他的统治也极其不利。

仇荣直接建议:“陛下,我军北上的时候,不如派出骑兵南下打草谷,一来解决我军的粮草,另外也可让宋国不敢北上。”

忽必烈听闻直接就同意了仇荣的做法:“如此也好,我也要让宋国不得安宁。”

于是忽必烈叫来了这次参加叛乱的军队,他还尚未对这些勤王军队进行犒赏,但是现在因为要铲除漠北王廷的残余势力,他打算让这些勤王大军北上,一同铲除漠北的残余势力。

忽必烈对他的士兵们道:“此番要苦了你们了,朕原本想要犒赏你们,但现在国家危难,还有反贼尚未铲除,这次朕需要你们一同北上了。”

“此番朕要亲讨漠北,让那些宗王看看我忽必烈才是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汗的子孙。”

“事不宜迟,明日大军就北上!”

于是忽必烈召集了大军,亲自领兵三万直接北上,剩余的大军则直接驻扎在开平城。

另外,在忽必烈的安排下,其他大军则开始南下骚扰宋国的边境了。

忽必烈大军一路浩荡北上。

就在忽必烈北上的时候,燕京城内就收到了忽必烈北上的消息。

朝廷众臣子都在等着皇帝发号施令。

吕文焕忽然站了出来道:“陛下,忽必烈北上,此等良机,我朝大军就可以趁机突袭开平城。”

“是啊,陛下,只要开平城一下,忽必烈只能远遁漠北了。”

“开平一下,忽必烈十年之内不敢轻易对我大宋怎样了。”

赵诵何尝不知道攻下开平城,就会切断忽必烈在漠南的统治。攻下了开平,燕京也就不会受到直接的威胁,更会打击忽必烈的信心......

其中好处可是有不少呢。

但赵诵却道:“眼下时节不对,强攻开平城只会陷入泥沼之中。毕竟草原上马上就要下雪了。北上征战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大雪天气会冻死不少人。”

“如果我朝大军在这个时候攻打开平城,正好中了忽必烈的奸计,他可以凭城打我们!”

“另外宋军要进攻开平,需要大量的粮草。而且北上的时候,漫长的补给线也是吃不消的。所以现在宋军应该防守燕山——阴山防线,等待时机到来。”

这是赵诵现在给出的答案。

实际上赵诵还有另外的打算。

他要彻底解决蒙古这个北方的祸患,所以需要忽必烈与蒙古宗王之间的这对矛盾。

这对矛盾要一直存在,存在到大宋强大起来,可以对外征战的时候。

这也是当时,刘秉忠对他说的。

实际上,忽必烈也是看到了他现在的主要矛盾,所以选择执意北上,则是考虑到了蒙古国内现在的境况,所以北上是很明智的选择。

另外为了不让宋国发现,就派骑兵南下骚扰了。

此时赵诵下诏给边关的将领,要他们击溃南下骚扰的骑兵。

另外让王安发密函给宋起。

......

翌日,赵诵收到了边境的消息。

蒙古骑兵骚扰宋国,南下打草谷。

此时的河套地区,一支蒙古骑兵突然出现在前套位置。

不久前,吕文德得知消息,立马命人收割关外的庄稼,来不及收割的粮草直接放火焚烧了。

接着吕文德命士兵将百姓安置进了城内,随后关闭城门,罗列了大炮架在城门上,安排了弓箭手准备。

见到蒙古骑兵赶来,吕文德立即命人朝城下的蒙古骑兵发射火药,一时间蒙古骑兵都不敢靠近前套城池。

这支骑兵一路从后套赶来,此时到达前套,一路上并没有见到粮草,这才知道他们的打算落空了,于是转而朝大同府、居庸关等方向而去。

......

此时大同府的刘整早就准备好了作战,他打算将这支蒙古骑兵收入自己的麾下,挫败蒙古骑兵的嚣张气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