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帝都繁华(1 / 2)
作为秦、汉两朝都城的长安城果然名不虚传,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绕城流过,因此又称八水长安。
四堵巨大的城墙围出一个方形的城市,每堵墙都约有十几里长。
城墙每面各有三个城门,共十二门。由于霸城、覆盎、西安、章城四个城门直通未央宫与长乐宫,因此不许百姓通过,其余八门皆可通行,可即便如此,每日络绎不绝的进城人流都要在各个城门口排起极长的队伍。
东方明从西北方的雍门入城,在人群中牵着马排着漫长的队,连黑马都有些不耐,不时打个响鼻用马蹄刨几下地面。一直等到申时才到了城门洞处,看着那些满脸严肃仔细检查过往行人的士兵,心里一直在打鼓。
汉代对民间兵器的管制比秦朝宽松的多,士大夫阶层可以随意佩剑,但是都城长安不比西域都护府,一个普通老百姓随意带着刀剑满街溜达是绝对不行的,一经发现,会被强制要求卖掉,换成耕牛。
东方明可不想用自己的工兵铲和杜宾犬换头老黄牛。而且除了武器,他从现代带来了的其他东西也都在包袱里,一旦被检查出来更不好解释。
他刚才和王莽匆匆分别,也忘了要个腰牌之类的特别通行证,怀里虽然有一张段会宗给的通关文书,也不知道在这儿好不好用。
终于轮到牵着黑马的东方明了,当他把通关的文书递过去后,没想到守门的士兵竟然给他行了个礼。
“新都侯早就交代过,东方先生进城可以通行无阻,您怎么还排在百姓队伍里呢?”
原来长安城的防务由兼任骑都尉的王莽和兼任卫尉的淳于长共同负责,王莽管辖百姓们通行的八门及长安城内的防务,而淳于长负责皇宫四门和未央宫与长乐宫的防务。
王莽今天一大早就已经传谕八门,遇到东方明进城不得阻拦,只是之前与东方明分别匆匆,忘了交代。
“靠!土鳖了!”东方明心里暗骂,脸上却是带着温和的笑意。
“与百姓同甘苦,一大乐事矣!”
东方明努力的装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可是一头散发,一件翻毛羊皮袄的他除了肤色较为白皙外,怎么看都像个山里来的乡巴佬。
那士兵也没念过书,更是听不太懂东方明的散装古文,只是恭敬的把东方明让了过去,弄得他有些尴尬。
铺着青条石的街道很宽,东方明粗略一看,约莫相当于现代城市的四车道,他由西向东前行,右手边是未央宫高大的宫墙,左手边却是另一番景象,满街灯火将夜空映的如同白昼,买卖店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行人如织。
“这才叫做人在画中游吧!”
东方明喃喃自语着,身在曾经只能在古画和影视剧中看到的繁华长安街头,不由得感到如梦似幻。
自从百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长安作为贸易中心,繁华程度无可比拟,整个天下的财富风流仿佛都集中到了长安城中。
街道上,敞着胸口露出巴掌宽护心毛的蛮人举着酒囊大步流星,头戴纶巾一步三摇的读书人手捧书卷摇头晃脑,偶尔还有些官员腰悬佩剑捋着胡须走过街头,不知哪家的官眷带着家人仆妇,在琳琅满目的丝绸中挑来挑去;豪客游侠在酒楼上凭栏饮酒,时不时传来豪迈的笑声;西域各国的胡商熟门熟路地穿梭在各个青楼之间,里面隐隐传出丝竹管弦之声,旋律悠扬。
东方明十分留意各种商品的价格,心里默默盘算着自己目前的身家,他基本能判断出汉朝贫富差距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他自己这七千多枚五铢钱,若是只买米面这些生活必需品,撑个几年都不成问题,可要是随便买身丝绸的衣服或者一口寻常刀剑,恐怕都是不够。
他找人打听了听风赏雨楼的方位,似乎离着不远,穿过东西两个市场就到,牵着黑马向前走着,忽然,前面一大群人轰然喝彩,东方明好奇心顿起,挤进去一看,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孩儿在场中卖艺练武。
说是老人,也不过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的样子,须发已经有了白色,在汉代已经算是老人了。头上挽了个发髻,此刻已是深秋,却脱得赤条条的,正在走过场。
他向周围的人群抱了抱拳,取出一块青砖拿在手中,吐气开声,“嘭"的一声,砖头被劈为两半,引得周围的人群大声叫好。
东方明对江湖丛谈那一套的了解都是从评书相声里听来的,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打把势卖艺的,还是在汉朝,也算是“挂”字门儿的祖宗了,不由得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深秋的天气毕竟寒冷,老人的声音有些微微颤抖:
“小老儿初来京城,人生地疏,只会几手三脚猫的功夫,求各位老少爷们照应,刚才这手若是上不了台面,还望各位担待!”
说完拿了个碗开始向周围转圈讨钱,走了一圈,只收了十来枚五铢钱,老人似乎有点失望,将碗往地上一放,指了指站在一边的女孩再次开口。
“这是小女兰儿,年方二八,还未许配人家。小老儿今日做主,现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