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龙颜盛怒(1 / 3)

加入书签

贺兰楚石仅为东宫千牛卫。

相较于裴行俭地位低下,论罪处置的话,该由刑部官吏或长安伊派人抓捕,不值得裴行俭带兵抓人。

顷刻,李世民思绪通透,神情格外严肃。

裴行俭带人抓捕,多半受赵牧要求,事情恐怕到涉及侯君集,当下绝不能听信侯君集一面之词。

念及与此,他终于明白晌午时,薛仁贵,席君买为何进宫协助李君羡保护他,十有八九是赵牧早怀疑侯君集,或事情牵扯到朝廷将领。

呼...

李世民深呼口气,起身走到玉阶前,居高临下盯着侯君集,神色柔和的说:“君集,此事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你无需担忧,回府歇着,朕马上派官吏去调查,确保贺兰楚石人身安全。”

“谢陛下。”

侯君集内心尤为不满,裴行俭贸然抓人,能有什么误会。怎奈皇上这么说,他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权衡利弊之下唯有率先答应。

他暗暗下定决心,贺兰楚石有什么三长两短,必然和裴行俭,和赵牧不死不休。

侯君集没有久留,不情愿的离去。

沿途反复斟酌李世民的话,思考着目前的情况,气恼之余,他想到最坏的下场,以前所作所为露出端倪,皇上安排赵牧秘密调查。

当下自己该有所准备,免得惨遭歹人陷害。

书房内。

李世民思绪不宁,负手踱步来回徘徊,内心暗暗思量。

赵牧非鲁莽之人,裴行俭更非愚昧之辈,他们肯定清楚冒然抓捕朝廷命官的下官。偏偏裴行俭抓人,明目张胆在朱雀街抓人,想来没有十足证据,恐怕不敢轻易抓贺兰楚石。

既然众目睽睽之下抓住贺兰楚石,十有八九牵扯到侯君集。

侯君集乃他的爱将,宠臣,近年来侯君集心存积怨,与他离心离德,他依然对侯君集抱有几分重视和偏爱,让对方安享晚年,享受儿孙满堂之乐。

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儿,务必召见赵牧询问清楚。

计划派太监出宫宣召赵牧进宫时,殿外太监进来禀报:“陛下,楚王,江夏王求见。”

“宣。”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

侯君集前脚刚走,赵牧,李道宗后脚进宫,事情恐怕没有这么巧合吧。

少顷,赵牧,李道宗齐齐走进书房,各自作揖行礼。

李世民坐于龙椅,来回打量着,不悦的询问:“赵牧,是你派裴行俭抓走贺兰楚石吧,知不知道侯君集刚刚进宫状告你。”

“是我安排裴行俭抓的人。”

赵牧毫不犹豫承认,站立于书房内面不改色心不跳,从怀里掏出贺兰楚石的供词呈给李世民:“陛下,这里有份供词,牵连甚广,您先过目。”

嗯?

李世民微愣,瞧赵牧自信满满的样子,莫非找到什么铁证,是否过于迅速了?

疑惑中,下令太监走下去接过赵牧呈上来的折子。

拿到折子,李世民详细阅览,少顷,龙颜渐渐凝重,面色突然苍白,猛地仰起头盯向赵牧质问:“你确定,证据是否属实?”

这道折子内全是贺兰楚石的供词,包括检举侯君集怀有异心,私下咒骂皇帝,秘密豢养死士,联络百官等等。

越瞧越揪心,越瞧越生气。

“禀陛下,梅花内卫证实过几处,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赵牧郑重的回答。

嘶嘶嘶...

李世民情不自禁深呼口气,心力交瘁。

长久来,张亮,李道宗等文臣武将接连私下秘密上书禀报侯君集有谋逆的迹象,提醒他警惕侯君集。不过,他念及侯君集当年出生入死,连同军旅生涯的战功,对侯君集心存幻想。

孰料,侯君集私下蠢蠢欲动,豢养死士。

幸亏赵牧搞来证据,不然拖得越久,侯君集准备越充分,朝廷越危险。

失望。

气恼。

李世民内心怒骂侯君集辜负自己信任。

想到适才侯君集进宫告状裴行俭,他越发怒不可遏。

赵牧,李道宗恭恭敬敬站立,均没有吱声,安静等待李世民吩咐,良久,李世民情绪恢复平静,略带怒意说:“是朕高估陈国公了。”

“陛下,接下来如何处理?”

赵牧内心狐疑,作揖询问。

侯君集不同于他人,他身份特殊,出身于秦王府。

早年,长期是皇上左膀右臂,更是玄武门之变的头等功臣之一,在皇上内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今日心生谋逆,处理起来格外棘手。

一来当下侯君集是做出出格之事,尚未起兵谋反,纵然是朝廷潜在危险,却未造成任何伤害。二来凭着李世民同侯君集的君臣关系,诛杀侯君集难度奇大。

也许案件查清楚,到头来仅惩罚些许小鱼小虾,关键杜荷,杜楚客已去西域,小鱼小虾都减少。

李世民对侯君集失望至极,恼羞成怒喝道:“查,继续查,不要放过任何人。”

彻查?

李道宗闻之心慌,他生怕牵连到李承乾。

不等赵牧回答,李道宗迈步挺身而出,急忙说:“陛下,东宫之事,仅牵扯到少部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