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西征事宜(1 / 3)

加入书签

储君之争,赵牧向来置身事外。

纵然两位皇子交锋越来越激烈,他依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四月,府内喜迎来豫章公主,黛丽丝诞下双子。

赵牧前后月余,各类赏赐,布施,隆重庆贺。

此时,朝廷对于西征,已经如火如荼进行起来,诸多粮草从南方各地聚集到洛阳,再从洛阳转运到长安,计划最终运送到安西都护府,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屯兵之地。

此举不禁引来百官非议,更引起长安百姓议论。

天下承平,四海臣服。

朝廷,坊间许多怀疑是否有必要继续征战,对外扩展疆域。

这日,王府花园内。

赵牧陪着长乐,豫章,青萝,岚萱,云裳,郑丽婉,黛丽丝等,同女儿嬉闹玩耍时,一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

李承乾前来邀请赵牧进宫议事。

丫鬟带着李承乾来到花园,李承乾观之,不禁羡慕的说:先生好雅兴啊,享受天伦之乐。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岂不快哉。赵牧抱着长女,令丫鬟给李承乾斟茶,朗声说:朝会之日,殿下突然登门拜访,所谓何事?

先生,朝堂百官为西征之事拌嘴,父皇命高明前来邀请先生进宫议事。李承乾恭敬的说。

西征?

陛下早决定的事儿,年关私下商议,我支持朝堂派兵西征,扩充疆域。赵牧斩钉截铁的说。

李承乾轻轻点头,年关时,皇上私下召见赵牧,李绩,李靖,李道宗商议西征事宜,诸将一致支持西征,君臣达成共识,无奈补充说:百官生疑,怀疑西征的必要性。

行吧。

赵牧不情愿进宫,怎奈形势所迫。

李承乾退出花园等候,岚萱迎上来道:夫君,军纪政务要紧,也该上朝了。

父王,业精于勤,荒于嬉。怀中的孩子奶声奶气的说。

赵牧轻轻捏着孩子脸蛋,朗笑说:我家灵儿越来越懂事了,长大肯定能成为名震天下的才女。

夫君,快去上朝。岚萱接过孩子,连声催促赵牧。

上朝。

赵牧深呼口气,更换朝服,与李承乾同乘前往皇宫。

途中,赵牧怀疑的询问:朝廷何人怀疑西征的必要性,又是萧阁老等人吗?

文官多不赞同,武将内,卢国公,郧国公,郑国公,也不支持西征,不建议劳民伤财争夺西域苦寒之地。李承乾直言不讳说。

程咬金。

张亮。

魏征。

闻之,赵牧不以为怪。

前二人皆有从龙之功,早位列朝班,贵不可言,不支持扩疆也在情理之中。

魏征向来不支持作战,担心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严重的负担。

何人支持?赵牧询问。

房相,杜相,陈国公,江夏王。李承乾直言说,顿了顿,补充道:舅父态度不明。

哦。

赵牧微微颔首。

百官向来如此,他丝毫不觉得意外。

一路上,通过和李承乾简单的攀谈,赵牧粗略的清楚朝廷情况。无非是皇上伙同诸多将领希望扩疆,把疆域延伸到西域以外,百官多担心西域阻碍过多,对于西域之外知之甚少,人生地不熟。

长途跋涉,容易损兵折将。

这些问题,李世民召集他,李靖,李绩,李道宗私下讨论过,结论时,争取说服百官,随军征战将领就地封王封侯。

目前,李承乾不曾提起封王封侯之事,多半是李世民尚未说起。

乘车抵达皇宫,殿下争吵不休。

对于派兵远征,百官早已知晓,对于李世民的雄心壮志,百官态度不一。

西征。

需平定西域,以西域为起点,穿过沙漠戈壁乃至雪山,把兵锋推广到西域之外。

此战,绝对是劳师动众。

不禁耗时耗力,关键粮草问题难以解决。

何况朝廷计划,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征战。

百官担心持续对外作战,一来容易造成大唐沦为疲惫之师。二来粮草难以为继,容易白白葬送数万大军,其三,大军远离大唐,容易造成兵勇思乡之情。

不论是疲惫之师,或粮草问题,又或思乡之情,不能妥善解决的话,必然给西征造成严重的困扰。

何况皇帝计划中,大军所及之处,比龟兹更遥远,将来甚至超出大汉的疆域,关键,关键对手是个帝国。

纵观满朝文武,唯独赵牧,禄东赞,论钦陵晓得萨珊帝国,百官对于这个帝国知之甚少。

饶是程咬金,张亮,乃至于李道宗,段志玄等将领也内心没底。

赵牧,李承乾走进殿内,殿内好像菜市场,百官吵吵嚷嚷,争得面红耳赤。

二人向李世民行礼作揖,各自归列。

李世民望向侯君集询问:君集,你率军征战过高昌,可否知晓西域的诸国情况?

侯君集挺身而出,朗声说:陛下,西域之地环境复杂,不过,经过郭孝恪,王玄策等人治理,基本上平息,但是,西域还有西突厥,若是作战,各部落兴许谋反,至于尚书令口中所说的萨珊帝国,微臣略有耳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