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为赵牧破例(1 / 3)
杀戮过重?
李世民内心咯噔一跳。
赵牧与指挥的神武军本就嗜杀,气的段志玄于捷报里告状,证明神武军杀伐严重,已经严重违反军纪了。
相较于赵牧所建立的军功,嗜杀可忽略不计。
李世民指尖敲在案台,朗声说:神武军嗜杀早已人尽皆知,不然,赵牧怎能落得个屠夫的名声,神武军怎会被称作死神军?
这些年,赵牧战功赫赫,对朝廷贡献颇大,对于御史言官弹劾赵牧杀戮之事,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军中将领上书告状,事情性质巨变,必须重视起来。
何况赵牧拐走几名公主,该敲打敲打赵牧。
不能纵容赵牧,不能任由他知法犯法,朕欲惩罚赵牧,诸卿有何建议?
啊?
李靖,李绩,李道宗,侯君集,房玄龄多年宦海沉浮,早已是人精了。
皇帝私下悄悄筹备密谋针对赵牧,也许痛下杀手,敲打赵牧,今公然询问几人,分明内心没有把神武军嗜杀当回事儿。即使惩治赵牧,多半是做做样子。
陛下,东征还未结束,惩罚赵牧恐怕不妥。房玄龄直言不讳说,尉迟恭,张亮率军作战,赵牧领神武军作战,今神武军战绩超过右武卫,战时惩罚赵牧,诸将恐生异心。百济随时灭国,东征该提上日程了。
战时惩罚将领,确实不妥当。李靖郑重的说。
李道宗,侯君集,李绩纷纷表态时,长孙无忌,杜如晦策马飞奔而来,跃下战马,长孙无忌抓着信件,边走边高声说:陛下,捷报,捷报。
哈哈哈...
李世民,李道宗,房玄龄等纷纷仰首朗笑,李靖捋着胡须说:无忌,慢点,慢点,我等已经知晓。
这么快吗?长孙无忌惊呼。
杜如晦情不自禁感叹:赵牧果然善战啊,攻克百济都城,百济各方势力不敢抵抗,大将祢植带着扶余义慈投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奉表归诚,百济亡。
什么?
此言出,李世民,李道宗,李靖等异口同声惊呼。
百济亡国?
李道宗跨步夺过长孙无忌呈上来的书信,一目十行的阅览,顿时呆若木鸡,结结巴巴说:陛...陛下,是新的捷报。
这也...
本以为过阵子才能收到百济亡国的消息呢,孰料半日内收到震惊的消息。
赵牧,神武军诸将,在百济动作比他们预料的更快。
李世民捧着书信阅览,长孙无忌狐疑的嘀咕:陛下,怎么回事儿,难道有人假传捷报?
一日两封捷报。李世民紧紧攥着捷报,内心荡气回肠,今日,赵牧给他带来太大惊喜了,斩钉截铁说:赵牧灭百济,东征时机成熟,靖兄,懋公,道宗,速速整兵,明日晌午领兵出发。
陛下,是否惩罚赵牧?房玄龄询问。
惩罚?
内心期盼许久的梦想即将达成,李世民恨不得抱着赵牧猛地亲一口,焉能舍得惩罚军中良将。
李世民龙颜大悦,高声宣布:赵牧之功,利于朝廷,造福社稷,不但不能惩罚,更改论功行赏,激励神武军为国征战。传朕旨意,封赵牧为江都王,麾下诸将任赵牧论功行赏。
他说过赵牧灭百济,灭高句丽封赵牧为魏王,今赵牧灭百济,若直接封为江都王,等灭掉高句丽时,面临封无可封的囧地。
毕竟,王爵是仅次于君主的爵位,但王号字数不同,待遇,封地也不同,一字多为亲王,二字基本为皇帝皇亲国戚,何况除武德年间招降各方势力封王外,他继承皇位以来没有封异性王。
今日对赵牧破格封赏。
封赵牧为江都王,他还有回旋的余地。
江都王?
李道宗,李靖等神色呆呆,贞观朝,以前没有异姓王,皇上为赵牧破例了。
王爵是仅次于君主的爵位,但王号字数不同,待遇,封地也不同,一字多为亲王,二字基本为皇帝皇亲国戚,何况除武德年间招降各方势力封王外,贞观年间没有封异性王。
陛下...房玄龄欲出声劝说,李世民直言阻挠说:不必劝说,朕意已决。
破例封王。
还是领兵作战时封赏,房玄龄,李道宗等惊愕连连。
怎奈皇帝意已决,他们没法劝说,不得不抱拳领命:喏。
李世民东征心切,斩钉截铁下令:封赏时,传达朕旨意,命刘仁轨,刘仁愿,与部分水师坐镇百济,命赵牧,段志玄,带领神武军直接北上伐高句丽,无忌,你也去百济,协助赵牧筹备粮草,打理百济,确保赵牧北伐万无一失。
喏。
......
泗沘城。
连日来扶余义慈,扶余隆率领诸城将领降唐,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等忙着派兵接管各处城池,为北伐做准备。
瞧着百济各城将领陆续自发投诚,事情完全是遵照赵牧的说法发展,诸将早傻眼。
这何止料敌预先,分明神机妙算,算无遗策。
对赵牧的敬佩似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诸将筹备粮草时,赵牧却难得的闲赋下来。
王宫内。
比较起以前连日奔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