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海上扩疆(1 / 3)

加入书签

赚钱?

占地?

锻造巨炮?

李世民斟酌着赵牧的话。

东征,时机不成熟,分明不支持东征。

至于海上扩疆,占不占地无关紧要,赚钱,锻造巨炮乃当务之急。

李世民端起茶杯喝茶询问:赵牧,你知晓香料的产地?

中书令,你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长孙无忌插嘴:若你隐瞒,老夫挺愿意补充。

屁话真多。

赵牧狠狠剜了眼长孙无忌,恨不得找个臭鞋垫塞进他嘴里。

他走到屏风前,拿出张地图挂在上面,指着地图说:这张地图,内阁与诸将,少数人已提前见过,很多人头一次见,大家先过来瞧瞧。

李世民,房玄龄等面色平静。

李靖,李道宗,侯君集等面色惊愕,非常吃惊意外。

赵牧悬挂地图时,他们即发觉地图与往常的行军地图相差甚远,听闻赵牧提醒,快步走上前去打量,观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赵牧提前于地图上标出大唐疆域,然而,与域外疆域相比,大唐小的可怜啊。

以前,他们以为大唐内世界中心,天朝上国。

没想到...

陛下,这地图。李靖不可思议的询问。

他领军攻打吐谷浑,以为抵达极西之地,快达到荒蛮之地,怎料地图上吐谷浑尚未抵达腹地。

李世民起身朗声说:这地图,朕早见过,故而连续征战。

太惊人了。

侯君集表情痴痴观望着地图说。

诸位。

赵牧叫着表情错愕的百官,高声说:今日掏出地图绝非用于征战,而商议海上扩疆之事。长安城内的香料多来自西域或海外,而我恰好知道很多地方盛产香料。

若朝廷派水师占领,或派前去购买,不光节省大量购买香料的巨资,朝堂还控制香料产地,反而能够销售去西方。

关键这些地方人口不多,有的地方盛产香料,有的地方盛产黄金,何不直接占领呢?

再不济,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为朝廷提供充足的粮食。

李世民执迷于东征,对海外扩疆兴趣不大,听到赵牧提起钱与粮食,盛产黄金啊,他顿时产生浓烈的兴趣,毕竟锻造巨炮需要花费众多钱,若能占领几处盛产香料或黄金地方,面临的困难迎刃而解。

他记得赵牧以前告诉过他,长安大多财富让胡商赚走,指头瞧着龙案询问:有把握吗?

水师护航肯定没问题,但应该联合更多商人,甚至拉拢海面的海盗,经商,也去掠地,一石二鸟。赵牧说。

陛下,臣私下计算过,若每年运回来万斤香料,已价值几百万金呢,势必非常大财富。长孙无忌说,相当于大唐数月的财政收入。

房玄龄进言说:若如长孙大人所言,每年有几百万金收益,臣以为值得一试。

对。

海上扩疆,必带动东部各道发展,积攒无穷的财富。杜如晦说。

几名武将盘算怎样攻打西面诸国时,几名文臣已盘算怎样赚取海量的金银。

李世民听着热血沸腾,询问说:海上扩疆,可以一试,但要有详细规划,以免引来不必要的烦恼,赵牧,无忌,你们提出来的,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瞥向赵牧说:陛下,赵牧对南面海域最为熟悉,臣以为,他定有良策。

哼!

赵牧怒哼。

长孙无忌,这老匹夫算计他。

陛下,我有两道计划。

赵牧掷地有声说:一,朝廷组建水师,带着大唐的特产,沿着海岸线南下,一路前去探索各地小国,一来以物换物,二来彰显大唐气势,陛下气势。

不过嘛,此举兴许带回香料,但数量不足以在市面流通,再者朝廷耗费钱粮,得不偿失,基本是面子工程。

这断然不行。魏征直接否决:朝廷需要聚财,而非散财。

嗯,是不行。

本来李世民听见彰显大唐气势,皇帝气势,觉得赵牧建议挺不错,魏征直接驳斥,打消他花钱得瑟的念头。

对,朝廷以聚财为主,不能南辕北辙。房玄龄说。

李世民揉着鬓角,内心颇为烦恼。

多好的机会啊。

百官接连驳斥。

看向赵牧询问:说说你第二条策略。

赵牧面色微微冷凝,顿了顿说:第二条,把地图公布于众,朝堂宣传各地情况,鼓励商人,流寇,甚至海盗,前往海外经商,扩疆,若带回香料,财富,朝堂仅象征性收取赋税,对于扩疆者内出类拔萃等人,予以爵位奖励。

最关键,允许私人发展镖师行业,保护海外利益,必要时,水师给予协助。这么做,数年内,必能积攒海量财富,将来有足够钱粮支持朝堂东征西讨,南征北战。

陛下,理当西征,末将已在做准备。

听着赵牧滔滔不绝的说,侯君集急忙建议,生怕朝堂注重于海上扩疆,而忽视经营西域。

陛下,中书令提议颇为大胆,允许私人发展镖师行业,很容易出现民间武装,乃国之隐患,何况朝堂怎能封赏流寇,海盗爵位呢,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