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展现军威(1 / 3)
牵马?
李世民不知赵牧何意。
迈步前行时,苏定方带兵前来战马。
一匹通体洁白的良驹,八匹枣红色战马。
苏定方牵着白马走来,一名兵勇蹲地,拍了拍自己肩膀说:陛下,请上马,小人愿为马凳。
观之,李世民面色一怔。
陛下,请上马。
赵牧,李靖,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抱拳齐声说。
陛下,请上马。
程名振部齐声高呼。
好!
李世民环顾四方,龙颜越发高兴。
他抓起马缰,在苏定方搀扶下,踩着兵勇肩膀跨上战马。
这时,苏定方快速起身,上前抓着马缰道:陛下,末将为您牵马。
爱卿辛苦了。
李世民听着龙颜大悦。
旁边,赵牧,李承乾,房玄龄,李靖等纷纷跨上战马,伴随李世民左右。
百官观之,心似明镜。
赵牧这等安排,既凸显皇帝神威,也凸显李靖,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包括赵牧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
尾随前行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禄东赞等使臣观之,面色更为震惊。
大唐君臣亲密,李世民身旁几名将领,皆有灭国之功,大唐之肱骨。
今日何止检阅兵勇,分明是故意炫耀武力。
赵牧策马跟随在李世民右侧,左侧乃太子李承乾,他低声说:陛下,程名振乃唐军老将,曾跟随陛下征战虎牢关,立下赫赫战功,作为神武军将领,程名振率领兵勇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老将未老,老兵不死,仍能为朝堂犁庭扫穴,开疆辟土。
赵牧声音足够大,既说给李世民,也说给旁边的文武百官,最主要是各邦使臣。
是名悍将。李世民称赞。
前行十余步,郑仁泰出列向李世民行礼:陛下拔山盖世,唐军所向披靡。
此时,李世民习惯诸将的称赞。
朝着郑仁泰郑仁泰点头:卿乃英才,国之栋梁。
谢陛下。
这时,郑仁泰所部聚齐兵戈高呼:陛下拔山盖世,唐军所向披靡。
拔山盖世。
纵然文臣内,有人觉得赵牧有拍马屁的嫌疑,李世民却喜欢这个词。
陛下,神武军诸将多年少成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不管将来何人继承皇位,他们皆忠于君王。赵牧低声说。
闻声,李世民侧首望向李承乾。
赵牧...
这是为为太子培养班底吗?
不对。
李世民摇头打消这个念头。
李承乾乃储君,而非君王,除非他顺利继承皇位。
不管将来何人继承皇位,神武军忠于君王,有赵牧这句话,他彻底放心了。
郑仁泰起身,取代士兵而代之,牵着李承乾的马缰。
一路前行,神武军诸将刘仁轨,高侃,梁建方,赵孝祖,庞同善,庞孝泰,阿史那杜尔等将领,陆续带兵行礼,喊出震天的口号,接连上前为房玄龄,杜如晦等牵马。
仅仅片刻,李世民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跟随的文臣武将,大多数首度目睹神武军阵容,威力,惊诧之余,佩服赵牧的驭兵之术。
一众使者,越深入军营,面色越严肃,越难看。
高句丽使者望着为太子牵马的郑仁泰,低声旁边使臣说:郑仁泰,高句丽之劲敌。
高侃,北征悍将。有使者附和。
大唐兵勇之盛,可谓空前绝后。前有李靖,李道宗,李孝恭,与镇守各道的李绩,张亮等老将,后有赵牧,刘仁轨,薛仁贵,曹继叔,赵孝祖,郑仁泰等小辈。
未来数十年内,这两支力量控制唐军,他们的态度,决定着唐军兵锋所向。
目前,老将态度重要,将来神武军诸将态度尤为重要。
而神武军诸将各有战功,战功皆不同,但皆由北疆征战获得,乃北疆各邦之劲敌。
不得小觑大唐。
禄东赞面色难看的说。
大唐君臣和睦,百战悍将如林,更有百战百胜的李靖,赵牧坐镇,挑衅大唐,犹似蚍蜉撼树。
说话中。
一众使者突然发觉前方杀气凛冽,浓郁,急速望去,高句丽使者惊呼:赵牧的屠刀...曹继叔。
曹继叔?
禄东赞等顿时面色拉胯。
若说赵牧冷酷嗜杀,称之为屠夫,曹继叔与他麾下的黑骑,则为屠夫手里杀猪宰羊的屠刀。
曹继叔抱拳向李世民行礼,声若洪钟道:兵锋所向,所向披靡。
兵锋所向,所向披靡。五千黑骑举刀高呼。
黑骑!
是黑骑!
军营内,所有人皆发觉黑骑的存在。
神武军骁勇,最让各路使臣忌惮的,依然是赵牧麾下的来无踪,去无影的黑骑,这支劲旅南征北战,军功赫赫,最震慑四方的,莫过于赵牧带领黑骑,生擒颉利,荡平长安动乱,五千黑骑灭仆骨族,重创回纥,逼得夷男举族迁移。
毫不客气的说,这支黑骑乃唐军最精锐的存在,也是各邦国最忌惮的存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