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神迹(1 / 3)

加入书签

御驾亲征?

闻言,百官面色惊诧。

平定河北道刘武周后,皇上再没有亲征。

小小薛延陀部。

抗唐似蚍蜉撼树谈何易。

派名悍将,率数万精骑出征,定轻而易举把薛延陀部连根拔除,何须皇帝劳师动众亲征。

陛下,收拾薛延陀部,不值得您大动干戈,臣领兵踏平薛延陀部,擒夷男回长安。侯君集自发请缨。

若战。

轮也轮到他领兵出征了。

对,派诸将北征,陛下坐镇长安。魏征劝谏。

陛下,赵牧位于燕然山,唐军要挺进薛延陀部腹地,此战凶险万分。程咬金劝说。

害怕皇上上头。

怒气冲冲率军北征。

李孝恭,程处默面色惊慌。

为结束和亲。

为缓和皇上和赵牧的矛盾。

他们谎报军情,声称赵牧处于险境。

皇帝提议御驾亲征,已超出他们预料。

若皇帝领兵北上,事情则不受他们控制了。

李孝恭连忙劝说:陛下,也许梅花内卫情报有误,毕竟张宝相传回的消息,赵牧连战连捷。理当首先停止和亲,再派飞鸽传书询问张宝相战况?

对。

房玄龄颔首说:这条信息有误,赵牧遇险,求救,也该率先向张宝相求救。

是该结束和亲。李道宗说。

李世民思量片刻,厉声说:李道宗,李孝恭,你们领神武军,飞骑,狼骑北上。赵牧遇险,则灭掉薛延陀,若赵牧安然无恙,三军无需跨过边境作战。

喏!

李道宗,李孝恭领命而去。

随之,李世民喝道:君无戏言,和亲之事,理当推行,但阿斯纳迟迟未答应朝廷提出的条件,夷男更没有前往灵州的念头,是故,和亲事宜作罢。

喏。

房玄龄领命。

呼。

百官暗暗松口气,皇帝终于做出退让。

当务之急搭救赵牧,再设法缓和他们的关系。

是日。

神武军,飞骑,狼骑出征。

一路驰骋,奔赴燕然山。

第三日。

张宝相飞鸽传书送回消息。

赵牧率军横推,灭薛延陀部内仆骨族,同罗族,逼近回鹘,剑指薛延陀。

消息传回,满朝震惊。

赵牧麾下才五千黑骑啊,纵然仆骨族,回鹘,薛延陀等分散处于各地,但兵勇众多,熟悉地形,有机会合力围歼赵牧。

怎么落得节节败退。

李靖为首的兵部官吏,侯君集,柴绍等各卫将领,皆处于懵逼状态。

他们处于赵牧的状况,兴许临时击溃一两处部落,但绝对没法把仆骨族连根拔除。

朝堂,尚未搞清楚状况。

次日。

张宝相飞鸽传书送回更劲爆的消息。

黑骑兵锋所指,回鹘,薛延陀等铁勒九姓部举族西迁,避其锋芒。

与此,传回的书信内详细描述赵牧作战时的场景。

每每作战,雷声四起,烈火蔓延数里,战争平息,地面布满深坑,破碎的铁屑,陶瓷,燃烧的石块与遍地残肢断臂。

龙椅上,李世民来回阅览书信,处于震惊状态。

以少胜多。

连战连捷。

逼得夷男举族迁移。

赵牧斩杀多人,竟让夷男害怕。

神迹。

难道是神迹。

李世民厉声询问:诸卿,谁能说清楚怎么回事?

百官静默。

有人窃喜,有人震撼,有人疑惑。

薛延陀部西迁,无需和亲北疆危机消除。

赵牧。

赵牧竟凭一己之力改变格局。

殿内静可罗雀,李靖低声汇报:禀陛下,张宝相飞鸽传书送信,还派人送回两样东西?据张宝相说,两个物件乃杀人利器,臣不敢轻易带进皇宫内。

杀人利器?

赵牧还有什么依仗吗?

百官错愕。

李世民斩钉截铁说:带进来。

李靖走出大殿,向殿外护卫叮咛几句,走进殿内说:烦请陛下移步广场。

李世民君臣走出大殿,心思各异的等待。

约莫一盏茶功夫,几名禁军带着名边军和好几名衙役,全副武装,穿戴光明铠,面带铁罩推着板车走来。

距离李世民等两百步时,所有人驻足止步。

李世民欲上前,边军叫道:陛下,切勿靠近,此物危险。

呃?

李世民等惊骇。

旋即,李世民跨步走上前去:从北疆带回长安,会有多危险。

陛下,切勿靠近。边境疾呼。

陛下,且慢。侯君集快步上前,肉身护住李世民,见状李君羡快速调来盾兵,禁军持盾,保护李世民君臣。

一行人走上去,这才发现板车上放着榆木桩,酒坛。

见状,侯君集松口气,呵斥说:普通玩意,能有多危险?

对啊,酒坛而已。柴绍满不在乎说。

边军连忙抱拳说:将军,此物不凡,这酒坛内装满黑色粉末和铁块,突然爆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