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君臣芥蒂(1 / 3)

加入书签

定襄城,北。

赵牧率军经过数日长途跋涉,悄无声息抵达。

他没领军入住定襄城,命神武军潜伏于几处凹地内,全军休整,等待时机。

仲夏夜,夜风微凉。

诸将聚集于赵牧身旁,滔滔不绝商讨军务。

郑仁泰战意浓烈,高声说:大将军,薛延陀部牙帐位于燕然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为后辈无数武将追求与向往的功绩,您领兵至此,何不去带我等去薛延陀部走一遭。

对,不装了,挥师北上,直取薛延陀部。曹继叔慷慨激昂的说。

赵孝祖兴致高涨: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必名垂青史。

追随赵牧征战,兴许如愿以偿。

几人越说越兴奋,斗志渐渐高涨,杀气越发浓烈。

你们找死吗?

薛仁贵低声警告:大将军北征,灭奚族,除契丹,已引起百官弹劾,陛下处境难堪。贸然挥师北上直取薛延陀部,等于大唐挑起两国纷争,必给人口舌,把大将军置于不义之地。

即使建功立业,得胜而归,朝廷文臣也能把我等生吞活剥。

呃...

郑仁泰,曹继叔尴尬,他忽视朝堂百官。

仁贵言之有理。

赵牧颔首轻笑,提醒说:此战不可主动出击,否则何须昼伏夜出赶来,处默,多派遣斥候侦查,若重创夷男部,一战获胜,全军凯旋。至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以后有机会。

诸将闻声,不得不忍耐。

少顷,刘仁轨低声说:大将军,目前信使尚未搜索突厥兵勇踪迹,不知夷男是否有所察觉,提前知晓我等踪迹?

大军长途跋涉而来,纵然昼伏夜出,谨小慎微,但兴许行踪暴露呢。

若大军扑空,白白耗费粮草。

赵牧面不改色,低声叮咛:不急,等,此次选择最笨的办法,像猎人狩猎似得耐心等待。

对,来都来了,耐心等待。刘仁轨说。

喏。

曹继叔,赵孝祖,郑仁泰等领命。

一连数日。

赵牧部潜伏于草原之上。

等待。

静心等待。

此时。

长安热闹非凡。

历经三月,李靖重创吐谷浑,率军凯旋。

李世民闻之雀跃,率百官前去西门迎接,给李靖极高的荣誉。

百官之前,李世民亲切攥着李靖阔掌,慰劳说:靖兄,此战辛苦了。

李靖面色谦逊,躬身说: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为陛下分忧解难乃末将职责。

李世民牵着李靖走向龙撵,直言说:走,去皇宫,朕已备好宴席。

陛下,使不得,违背君臣之礼。李靖诚恐诚惶的说。

怎料李世民带着他坐上龙撵,声势浩荡前往皇宫。

皇帝设宴,百官作陪。

李世民龙颜大悦:此战靖兄居功至伟,玄龄整理好军功,论功行赏。

喏。

房玄龄领命。

这时,李世民朗声说:此前赵牧声称靖兄三月内结束战斗,今恰好三月,靖兄率军凯旋。而他率领兵勇北征,声称数月内重创奚族,契丹,也已陆续完成目标,看来数日内领兵班师回朝。

届时,重重封赏我朝两名功臣,萧瑀,李纲,你们说呢?

他之所以这么说,不光夸赞李靖,赵牧,更给萧瑀,李纲等带话。

文官反对多激烈,现今打脸多痛快。

萧瑀尴尬,抱拳说:恭喜陛下,喜得良将,为朝廷扩土开疆。

萧阁老言之有理。李纲抱拳说。

剩余官吏莫不知声,武将面色喜悦,纷纷恭贺李靖。

一众文官处境窘迫,尴尬,怎奈李靖凯旋,赵牧捷报频传,此乃不容置疑的事实。

纵然皇上发泄怒气,他们却没法反驳。

宴席结束。

李世民带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走进书房。

打量着龙案上两份折子,他神色凝重的说:西征凯旋,但利州刺史高甑生,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上书称李靖谋反,朕相信李靖忠心为国,诸卿有何良策?

闻声,房玄龄三人面面相觑。

皇帝说相信李靖,却询问三人策略,表明内心有芥蒂。

自古来造反之事,皇帝最为忌讳。

李靖平定南方,稳固北方,征讨西方,功高盖主。

皇帝听闻风言风语,私下里肯定忌惮。

房玄龄平静的说:陛下,李靖乃不世名将,您是否记得赵牧提醒的切莫自毁长城。

赵牧善意提醒不必怀疑李靖的忠诚,凭李靖能助皇帝开疆辟土。

何况,高甄生,唐奉义的折子内没有半点证据,公然怀疑李靖造反容易寒了诸将的心。

目前,赵牧率军北征呢。

相较于安插给李靖的罪名,赵牧陆续组建狼骑,飞骑,是否也能安插个拥兵自重呢?

但赵牧率军北伐,也临时选拔精兵悍将,至今两年过去,依然没有做出伤害朝廷利益之事。

李世民当然记得赵牧的提醒。

当初,赵牧声称大唐强不强,李靖说了算,惹得他着实生气。

然而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