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求战啊,不急(1 / 3)

加入书签

赵牧首战大捷,彰显神武军威,纵然高句丽心存不满,怕不敢挑起两国战争。

至于奚族,自然沦为案板上的鱼肉。

不得不说,赵牧不光会制造机会,更擅长抓住机会。

若他处于赵牧的境遇,未必能做得更好。

气氛欢愉时,王珪直言说:陛下,楚国公率军大捷固然可喜可贺,但他传递虚假信息,导致陛下名誉受损,理当言称责罚。

侯君集厉声怒斥:王珪,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本将军不觉得有何不妥,休要鸡蛋里挑骨头。

李世民微微点头,朗声说:此事朕定当训斥赵牧,再犯,更严厉的训斥。

训斥?

王珪无言以对。

赵牧死猪不怕开水烫,再严厉的训斥对他毫发无损。

何况皇帝何曾训斥过赵牧。

李世民心里欢喜,向内卫询问:曹继叔何时押送俘虏归来?

禀陛下,信中汇报已经出发,估计得有三日吧。内卫恭敬的说。

好好好...

谈话中,程咬金,张亮穿甲戴盔进殿。

得知赵牧处境危险,他们做好率军驰援的准备,计划领命后,马不停蹄率军北上。

臣程咬金(张亮)参见陛下。

李世民揉着鬓角,神色略显尴尬。

本来他计划派遣二人前去支援赵牧,今赵牧首战告捷,白白让两人跑一趟。

顿了顿,李世民向他们说清楚缘由,下令道:程咬金,等曹继叔北上时,你率梁建方,庞同善两部北上,与赵牧共同征讨契丹。

喏!

程咬金,张亮领命。

虚惊一场。

他们以为北疆战事爆发呢。

陛下,末将呢?张亮询问。

适才太监传信,神色非常紧张,当前殿内气氛轻松,似乎没有什么状况。

李世民说:回家歇着吧。

张亮面色焦急说:陛下,末将请命前往辽东。

李世民面色无奈,勉强答应说:既然你请缨,即刻前往辽东,与尉迟恭境界高句丽,赵牧北征凯旋,再南下归来,若高句丽派军犯境,率军予以痛击。

谢陛下。

......

契丹。

王帐。

崔震雄率军抵达,大贺摩会策马前去迎接。

与之见面,大贺摩会终于松口气。

有高句丽支持,赵牧北征,契丹胜算提高不少。

大贺摩会热情的拽着崔震雄走进帅帐,即刻围着地图研究作战方案。

此间,他们不敢马虎大意。

希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赵牧声东击西之策,成功挑拨三波分裂。

旦夕之间,奚族惨遭重创,可度者沦为俘虏。

他们担心赵牧再度分化瓦解契丹,高句丽,最终选择逐个击破。

大贺摩会端起酒杯向崔震雄敬酒,面色严肃的说:崔将军,赵牧阴险卑鄙,诡计多端,论谋略,你我绝非他对手,是故千万小心谨慎,万万不能再中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奚族处境,历历在目,不得不谨慎。

崔震雄满饮,斩钉截铁的说:此次某绝不离去。

他堂堂高句丽悍将,却遭赵牧似孩童般戏耍,尊严何在,颜面何存,不杀赵牧,愤怒难消。

近来,赵牧率军休整,止步北上,恰好给他充足的准备时间。

崔震雄信心满满的说:赵牧麾下仅五万兵勇,攻打奚族折损不少,你我雄兵十余万,不该以逸待劳,某建议主动南下,把战场转移到奚族边境,免得伤及契丹百姓。

只要,只要你我打败赵牧,这草原之王的称号必然非您所有。

大贺摩会闻之窃喜。

他正有此意呢。

争取保证这场杀戮,契丹处于战场之外,保证百姓不受战火涂炭。

纵然赵牧奇袭奚族大捷,此举超出他预料之外,但奚族覆灭的确没人和他争抢草原之王的称号。

若在赵牧兵锋之下保护自身安危,对他,对契丹而言皆是百利而无一害,靠着高句丽支持,数年内,契丹肯定能够发展成像突厥一样的大部落。

称霸草原,仅是时间问题。

大贺摩会斩钉截铁的说:本王决定战线南移,大兵聚集于奚族边境,既提防赵牧,也有机会袭击神武军。

大王快速安排,崔某全权配合。

好!

契丹,高句丽联军,数量已然超出神武军数倍。

大贺摩会坚信,若战,联军必胜。

当即聚将,调兵遣将。

.......

南方。

奚族牙帐。

赵牧率军驻扎于此。

数日间,除派兵袭击小部落外,赵牧每日派兵斩杀牛羊犒劳三军,也备下油脂,为征讨契丹做准备。

伙食改善,伤兵快速康复,兵勇体力恢复,个个像好斗公鸡斗志昂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