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黑色七月(1 / 3)

加入书签

苏庆民在五月中旬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研究所上班。

不过基本吃过午饭就回来了,回来后要么看书要么书写,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照看陆西北,拉了给换尿布,饿了就喊秦晚晚。

陆西北不爱喝奶粉,宁愿饿着也不肯喝。

家里的外汇卷后来就用来买牛奶粉加到点心里了,后来秦晚晚又让陈丽帮着采购了一批黄油。

因为她舍得下成本,用料也足足的,就算黄金棒跟鸡蛋糕卖的贵生意也火的很。

也因为邓宽路子广,整个京城黑市他都能把货安排过去,所以秦晚晚这边做多少他那边都吃的下。

天气越来越热,秦晚晚这一个来月就挣了不少钱,每天将近三百块的收入让他们成了万元户。

有钱了,她把每个人的房间都安装了电风扇,还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作坊,也配了电风扇。

六月底,秦晚晚让陆少琴送货给小草的时候告诉她,最近一个月不太平,让他们的黑市也稍微收敛一点,他们这边也暂时不供货了。

陆少琴问为什么,秦晚晚没跟她说,只让她这么跟小草说就行了。

陆少琴把货送给小草的时候把这话告诉她了。

小草虽然不太明白,但也跟邓宽说了。

邓宽一想,就猜到可能是上面有动作,把黑市的摊子缩小了很多。

到了七月六号众人看到报纸后才明白出了什么事,全国悲痛。

这还不算完,到了七月底,京城隔壁的唐市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

一夜之间死伤无数。

等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街小巷都讨论这个事情。

报纸上登的那些断壁残垣触目惊心。

报纸上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以及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睁着大眼看着镜头,仿佛在跟你说:帮帮我吧。

街道的同志们开始积极组织居民们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单位也积极参与其中。

到了八月,报纸上开始登记寻亲启事,还有领养启示。

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缓过神来后也会领养一些孩子,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只能等着被领养。

大的还好,能干事了。

最可怜的是那些一两岁的孩子,甚至还有半岁的刚满月的。

这么多孩子怎么办?

国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于是各个单位都分派到了领养任务。

捐点钱捐点东西大家都愿意,可领养孩子又是另一回事了。

吃喝拉撒这些哪样不要花钱?

煤矿总局因为单位福利好,分摊下来三十个名额。

这种事情给谁都不好说,领导们也头疼,所以还是老办法,抽签决定。

抽中了的,跟着单位车子一起去唐·山福利院去领养孩子。

陆少琴很不幸的抽中了。

她拿着条子回家的时候很是忐忑不安。

秦晚晚了解后也没乖她。

“我那就领养吧,明天是吧,我去。”她道。

她还记得生孩子的时候有个声音在耳边跟她说让她多做好事。

上次收到陆少柏的信后这么久又没收到信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一切安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换个角度来讲也是给陆少柏积福。

在加上他们现在有收入有房子,养个孩子对现在的他们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不便。

“嫂子,对不起。”陆少琴自责的道。

“这有什么好对不起的,我们有能力就帮一把,你别自责了。”

“你去了那小北怎么办?”

“我带着他去吧。”秦晚晚道:“最多住一晚就回来了。”

“我跟你一起去。”

“也行。”秦晚晚没阻止。

第二天两人收拾了换洗衣服后抱着陆西北一起去了总局。

这是她生完孩子后第一次来单位,熟悉的人都上来看陆西北。

等上车后大家又开始担心起来。

既然摊到了没法拒绝,那大家都想领养年纪大的能帮家里干活的。

这样压力也小一些,养个几年就能上班了。

单位派的车,到了后车子绕着重灾区转了一圈。

大家就发现现实比报纸上看到的更让人震撼。

之前还有些埋怨的职工们在亲眼目睹这个城市的残破亲人无声的呼喊后都流下了眼泪。

军人,医护人员还在这边收拾残局。

一些当地人也忍着巨大的悲痛一起动手重建家园。

车子到了福利院的时候大家都没说话,气氛很沉重。

下车后负责人去跟福利院交涉。

不大会儿福利院里上百的孩子都被领了出来一个个排排站。

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双眼无神对未来充满迷茫。

小一些的被大孩子牵着,还有更小的被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抱在怀里的婴儿。

福利院也有不少建筑倒塌了,看起来也很艰难。

福利院的院长愁眉苦脸的道:“我们福利院的孩子已经超过了负荷了,大孩子们还好一些,能帮着干点活,那些没断奶的孩子才可怜,社会捐献的物资很多,但奶粉很少。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希望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