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走了狗屎运(1 / 2)
三人的动作流畅自然,仿若真正的一家三口参加国际酒会那般从容。
台下的评委及观众,仿佛也跟随他们一起,置身在了高端华丽的宴会厅中,享用精致美食,和纯酿美酒。
八分钟的展示结束,台下立时爆发出一片掌声和欢呼。
白阮与两位模特保持着最后的定点姿势,在上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一动不动。
舞台上方的灯光闪烁耀眼,但白阮仍旧咬牙硬撑,不让自己眨一下眼。
笑到最后,连嘴角都有些僵硬。
待观众们的掌声渐息,孙卫平作为民泰设计部的代表,也走到了模特们身边。
白阮这才与另两位模特收起姿势,端正地站在孙卫平旁边,等待着提问和点评环节。
几位评委首先都对民泰这组作品,表达了深深的喜爱和欣赏。
说这组作品完美融合和中西方服饰的特点,非常贴合比赛主题。
但表扬完之后,通常就开始指出问题了。
“...你们这组作品,我觉得非常好。
但是...这男装袖口上,和女装腰部的花纹,我有些看不懂。
能不能给大家解释解释?”
评委席上,一位蓄着长发、看起来颇有艺术感的男评委,指着他们服装上的花纹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孙卫平心里咯噔一声。
他早该想到这些花纹和服装有些不搭,评委很有可能提问。
可刚才时间太紧,他们还来不及想怎么解释,现在该如何是好?
一时间,孙卫平想不出来,下意识地看向白阮。
白阮感觉到他的目光,但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她刚才就是忽然来了灵感,就随便画了几笔,哪有什么解释不解释的。
就在台上的俩人挖空心思想着怎么编点解释时,另一位女评委突然激动地开了口:
“我看出来了,你们在设计这些花纹的时候,联想到的是不是咱们西北地区大漠里的黄沙?”
西北大漠的黄沙?
孙卫平懵了片刻,但立刻下意识地点点头,“是...是的。”
女评委露出一副果然被我猜中的表情,骄傲地向其他评委解释道:
“他们用的这种深浅不一的褐色,代表的就是沙子颜色的深浅。
而这些花纹,其实借鉴了楼兰古国等西域国家的传统花纹。
我也是在一些研究古代中亚地区艺术的书籍上看到的。
所以民泰作品上采用的这种花纹,也体现出了我国早在汉朝时期,就与西方有了文化交流,且十分注重文化融合的事实。”
这位评委如此一长串专业的解释,还扯到了什么楼兰古国,把全场的嘉宾评委全都说懵。
但其他评委为了显示自己听懂了,也跟着她附喝起来。
“姚会长说的对。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想听听他们怎么解释而已。”
首先开口的,就是提问的那位长发男评委。
他这么一说,可算把刚才的情况圆了回去,又显示出自己学识渊博。
“《后汉书》当中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楼兰和吐蕃就是我国的藩属国...”
这位评委紧接着又开始掉书袋,给大家讲起了历史。
由于他的身份高、资历深,其他嘉宾和评委只好耐心地听着,时不时附和几句,把民泰的作品越捧越高。
“...还有那纱裙正中开叉的设计,简直是旗袍与西式礼服的完美融合...”
“...民泰的设计就是我国将来的潮流趋势,相信在以后的国宴上,领导人都会穿你们的服装呢...”
这一连串的夸赞,把白阮和孙卫平听得一愣一愣,心想这些人不愧是文化人、艺术家,真能胡编乱造。
她不就是随便画了几笔,他们就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居然能把这两套服装吹出花来。
不过转念一想,白阮又庆幸起来。
这也算歪打正着,待会儿不怕分数低了!
经过各位评委你一句我一句的夸奖,观众与嘉宾们看民泰作品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是一副钦佩欣赏的表情,对着民泰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
孙卫平在台上还保持着谦逊的笑容,对评委们的表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分钟的展示结束,民泰向观众们谢幕,随后走下舞台回到后台。
刚一进后台,姜珊等同事就风风火火迎了上来,给白阮一个大大的拥抱。
“阮阮太棒了!表现得非常好!”
“是啊,白老师在T台上跟专业模特一样!”
“小白果然是办大事的人,上台以后一点都不紧张。”
面对同事和领导们一句句表扬,白阮受宠若惊。
“说完美我还差得远,我只是尽量让自己不出错,能把整条路走下来就行。”
孙卫平鼓励地拍拍她的肩,“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你画的那些花纹也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嘿嘿可不是。”大家不约而同鼓起了掌,“白老师真是咱们的福星。”
白阮欣慰地说:“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