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释家传》和《巫妖劫》(2 / 2)
动画一出自然引起了整个人族的注意,那叫什么来着,不看内容看个热闹也好啊,看着看着,内容就被看进去了。
“原来叛道的竟然是西方教,佛教竟然吞并了西方教!佛教,释家,善!”诸多文人墨客们对于佛门的好感度一瞬间提升了不少。
如果说西方教二圣是为了权力,金钱而叛出道门自然会被众生唾弃。
但是如果说是在创立西方教脱出道门之后,又在佛陀的感召之下悔改,加入佛门,然后为了天地晋升,为了众生渡脱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毕竟《春秋左式传》中曾经说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儒家对于背叛师门的人或许很不屑,甚至于要采取强硬的批判态度,但是对于知错能改,并且积极补偿的人却相当的推崇。
再加上在《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中也提到了,他们出走道门的原因是因为大道之争,道家清静无为,离世修行;佛门却入世渡人,明显的理念差距让几人分道扬镳并不是很过分。
随着《释家传》的念诵,本来不愿听经的人仿佛又回来了,仔细的听着天上的佛祖在诸多菩萨,佛陀的护卫下念诵着《释家传》,以叙事的方式传播着自己的理念。
看着释家再次凝聚了人心,有人高兴,也有人不高兴。不高兴的人——特指方运,这波道家释家没打起来啊,释家圣人虽然出手了,但是道圣还没出手,怎么可能算是起了冲突呢,不行还得再来一波。
方运心下一狠,他要是佛门中人找道家的麻烦肯定是困难,毕竟道家的短处着实不好找,唯一有短处的地方也就是昔年截教门人不守门规,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可是论起吃人,西游里那位菩萨的坐骑青狮一口能吃抄公那么好做?以为堂堂人道是摆设吗?
在者说,方运如今可是为了道家办事,秦玄不承认方运是道家人也就罢了,可惜好死不死的他已经给了方运自己的度厄长剑的才气化身,承认了人家道家半圣的身份。
再说了方运遏制释家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道家,他要是真的动手打了方运,就该有道家人打他了,方运为什么能借来《方子》?没有那位庄周点头,他能以此成道吗?不会真有人觉得南华真人是个好脾气吧?还好方运停手了,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秦玄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是那边方运却刚刚停下了笔,当方运最后一笔落下,整本《巫妖劫》大放光芒,宝光,异象再现。
书皮上巫妖两个大字闪闪发光,似乎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加持在两字之上,和人界之外的两个地方遥相呼应。蛮族祖地的神庙,妖族祖地的神树此时也大放光彩,在《巫妖劫》的映照之下,一尊身穿金乌帝袍,手持书卷,腰悬长剑的大帝和一尊同样身穿金乌帝袍,手持大钟的皇者并肩而立。
另有十二位影响各异的凶煞非常之人也站在两人对立面,可惜还没等这边十四个人对着佛门灵山圣境发起挑战,这边这几个人就先打了起来。
虚空之中,儒道至圣之外被一张太极图与一朵金莲牢牢的遮掩住,露不出任何一点气息。“二位玩一把?”太极图中传出声音。
“好啊!”金莲之中也传出回应。极乐世界中,菩提树下的存在对着金莲池边侧卧的存在轻声笑道:“二打一,这波咱们稳了。”
火云宫中,身为世界的缔造者,孔子怎么可能一点也不知道圣元大陆的情况,孔子坐在矮桌之后,手里提着一根毛笔,想起了自己身在佛门的孔雀大明王菩萨和身在仙门的孔宣本尊,最后只能悠悠的说了一句,“这几位有考虑过老朽的感受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