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霍去病的无奈!(1 / 3)
江逸看到霍去病这表情,就知道他对亲情的重视非同一般。
他的父亲名叫霍仲孺,曾经在平阳公主家做过小吏,结识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二人萌生爱意,生下了霍去病。
但由于霍仲孺和卫少儿是私通,霍仲孺这家伙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所以在他回老家之后,并没有接回卫少儿和霍去病,可以说是古代版的渣男了。
但霍去病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无论是从小时候缺失的那段感情,还是从霍去病对霍仲孺的态度来看,都可以清楚的知道,他很在意亲情。
于是,杀李敢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时卫大将军并没有声张,但你在得知之后,就果断射杀了李敢。”
“他该死!”
霍去病毫不犹豫地说道:“若非他在匈奴草原上立了功,我现在就灭了他!”
“第二件事,就是将军在元狩六年三月,一再请求陛下立三皇子为王,然后九月,将军就去世了。”
“立三皇子为王对卫氏的好处就是,当他封王派遣到属国之后,太子刘据的位子就能坐得更稳,从而更加巩固了卫氏集团的地位。”
“但这和陛下培养将军的第二个原因不符,也是陛下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一个是大汉的骠骑大将军,一个大汉的大司马大将军,这两个人要是联合起来,在陛下看来,无疑会大大增加外戚干政的风险。”
江逸仔细地为霍去病剖析着其中原因。
杀李敢和立三王这两件事,无疑让汉武帝彻底明白,要分化霍去病和卫青,几乎不可能。
以汉武帝的魄力和经历,没准还真会这样做,这就是帝王之家。
最爱的女人杀得,最爱的将军,若是威胁到统治,也杀得。
但史实究竟如何,就算是江逸去问这个时期的武帝,也得不出答案。
霍去病剑眉皱着:“李敢若是在日后还敢动舅舅,我非杀不可。”
“至于立三王一事,我以后不会向陛下提及。”
霍去病在交流的同时,也在分析着那时候的自己,会这样做的原因。
无非,就是不想和舅舅疏远罢了。
既然会让陛下不高兴,那就换一个方法!
“嗯,还望将军,在涉及到与朝政有关的事情时,能够全力明哲保身。”
江逸提醒道:“我也不知道这个原因是否成立,但我由衷希望,将军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我答应你!”
霍去病坦然一笑:“在灭掉废鸟,为后世报仇之前,我绝不会死!”
大野红郎:“……”
江逸舒心一笑,也不多说。
等霍去病回去看到汉武帝正在画的地图,何止是灭废鸟?
“还有就是疾病的问题,后世亦有观点认为将军是死于瘟疫,原因可能是在进攻匈奴的路上,误饮用了被污染了水源。”
霍去病觉得这有些离谱:“误饮瘟疫水,两年后才发病?”
“这是后面流传出来的说法,希望霍将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江逸郑重说道,和许多后世同胞一样,霍去病也是他的偶像,他不想自己把所有的原因说出来之后,霍去病还是难逃劫数。
他希望可以看到,霍去病在各个大陆上纵马驰骋的模样,而不是死于意外或内斗。
原本还有些不屑的霍去病,细细打量着江逸,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带着大军寻找干净的水源!”
“接下来就是要小心平阳公主,后世还有一种猜测是,平阳公主担心你威胁到卫大将军的地位,于是用矫诏将你害死。”
江逸继续为霍去病分析道。
现代的许多观众都竖起耳朵倾听,发现了许多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可能性和知识。
强烈爆发的求知欲,甚至让一些人拿起了笔,打算把在这期所学到的记载下来。
江逸仍然引经据典,用史实剖析道:“关于矫诏的猜测,源自在将军去世之后,卫大将军长子卫伉因为矫诏而被免去侯爵一事。”
“据司马迁《史记》中载:‘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候。’”
“后世说法认为,当时卫伉不过十几岁,没有必要去假传圣旨,那么是谁指使他去做,矫诏的内容是什么,却都没有记载,而史记中对将军的死因,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于是,便有人将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认为是平阳公主设计害死了将军。”
“我知道了。”
霍去病觉得有些头疼,他没想到后面的事情竟然会这么复杂:“我只想在有生之年为大汉多打几仗,怎知朝廷之事,却比打匈奴还要凶险。”
“我只想要做陛下的好臣子,做舅舅、舅母的好外甥,为何两者竟不可兼得。”
霍去病有些无奈:“我可以成为陛下对外的剑和棋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我不想成为对内,指向自己舅舅的剑……”
“身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将军并没有错。”
江逸安慰道,心底也颇觉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