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故事会之晋国172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1 / 3)

加入书签

韩家、魏家都同意了割让土地以后,智伯又派他的哥哥智宵,向赵家索要土地,赵襄子无恤本来对智伯怀恨在心,把脸一沉,怒道:“土地乃是先辈流传给我的,岂能随意给人。韩、魏有地割让那是他们的事,我不能用祖先的土地献媚他人。”

智宵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给智伯说了,智伯大怒,把智家的兵将全部集合起来,并且派人邀韩、魏二家,一同攻击赵家,约定,灭掉赵家以后,三分赵家地盘。

韩虎、魏驹一来害怕智伯的强大,二来贪图赵家的土地,各自带领自己的军兵,跟随智伯攻打赵襄子。

智伯坐镇中军,韩军在右,魏军在左,杀奔赵府,擒拿赵无恤。

赵家谋臣张孟谈得知智伯起兵,连忙报告主公说:“寡不敌众,请主公速速逃难。”

无恤也知道自己难敌三家,问:“逃向什么地方好呢?”

张孟谈说:“晋阳,当年董安于在晋阳城中修筑宫殿,又经过尹铎[duó]经营打理,城内百姓受尹铎数十年恩惠关照,必能拼死效死,先君临终有嘱咐:‘异日国家有变,必往晋阳!'主公快走,不可迟疑。”

无恤即刻率家臣张孟谈、高赫等,乘车奔晋阳而走,智伯得知无恤逃走,率领三家兵马随后追赶。

无恤有一位家臣名叫原过,行迟落后,在中途遇一神人,半云半雾,惟见上截金冠锦袍,面貌亦不甚分明,把两节青竹交给原过,嘱咐说:“替我交给赵无恤。”

原过追上无恤,说明自己途中经历,把两个竹管呈上,无恤亲自打开,竹中有朱书二行:“告赵无恤,余霍山之神也,奉上帝命,三月丙戌,使汝灭智氏。”无恤告诉原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

无恤到了晋阳,晋阳百姓因为尹铎仁德,带赵家感恩戴德,携老扶幼,把无恤迎接城中。

无恤见百姓拥戴自己,又看到晋阳城高墙厚,粮仓充盈,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当即告知百姓,自己受智伯欺凌迫害,然后派人登城守卫。

安排好这些以后,无恤点阅兵器,戈戟锈迹斑斑,羽箭不足千支,这仗怎么打!

无恤满脸忧愁地对张孟谈说:“守城用的兵器,最有用的就是弓箭了,现在箭只有数百支,分都不够分,怎么办?”

孟谈想了想说:“我听说董安于在晋阳的时候,建筑宫院的外墙,里面用的都是荻蒿荆条,主公何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

无恤派人检查墙壁,果然都是荻蒿荆条,这可是制造箭杆的好材料。

箭杆没问题了,无恤又问孟谈:“箭杆足够了,从那里弄金属铸造兵器啊?”

孟谈说:“听说董安于在建筑宫殿的时候,殿内的柱子全部是冶炼的精铜铸造的,拆卸下来,铸造兵器足足有余了。”

无恤再派人检查柱子,果然全部都是精铜。安排工匠冶炼,把柱子拆卸下来,铸成剑戟刀枪,十分锋利。

当时建筑宫殿的时候考虑到后期要拆除这些铜柱,所以,拆下来这些铜柱并不影响宫殿的稳固。

无恤感叹道:“治国需要贤臣!得到董安于兵刃器械不缺,得到尹铎民心悦服。这是上天保佑,让赵家兴旺发达啊!”

再说智、韩、魏三家兵到,分为三座大营驻扎,营寨相连,把晋阳城围得铁桶相似。

晋阳城内百姓,纷纷请战迎敌,一齐聚集到无恤的住处,向无恤请令。

无恤没想到百姓情绪如此高涨,召来张孟谈商议。

孟谈说:“敌众我寡,出战未必能胜,不如深沟高垒,坚闭不出,等到机会。韩、魏两家与我们无仇,是被智伯胁迫而来。两家割地,也非情愿,虽然一同起兵,并不同心,不出多长时间,必定互相猜疑,那时再出战,必定全胜。”

无恤听从了孟谈的建议,亲自出门安抚百姓,表示要协力固守晋阳,军民一心,互相勉励,就连妇女儿童,也都斗志昂扬。

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智伯派兵攻城,刚到城下,城上强弩弓箭齐射,攻城的军兵根本到不了城边。

智、韩、魏三家围困晋阳半年多,没有一点进展。

智伯一筹莫展,这一天带着心腹爱将豫让,乘坐小车绕着城外转,心里说:“这城坚如铁瓮,怎么能攻破呢?”

边想边走,就这么着郁闷着,来到到了一座山下,看到山脚下万泉涌动,滚滚往东流去。

豫让找来一位当地人询问,当地人告诉他们:“这座山名叫龙山,山顶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中间凹陷下去两人多深,如同水瓮,所以又叫悬瓮山,晋水东流,与汾水汇合,这座山就是晋水的发源地。”

智伯问:“此山距离晋阳城多远?”

这位当地人说:“从此到晋阳约有十里路程。”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