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朝堂辩说(1 / 2)
按照规矩,凡臣子朝见帝王,必须遵守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即便是秦王为皇帝亲子,也不能免。在城外时尚不必多有避讳,可一到了城中,便各处都有规矩,便如叶珏这般生性跳脱之人,也不得不收着自己的性子。
帝都城池宏伟壮丽,一行人为了朝廷成规和街市安宁,又不能纵马疾驰,只能按辔缓行,这一段路便走了半个多时辰,众人才到了皇宫门前。
宫城上的将士见一行人来到此地,虽是认得秦王等人,但却还是不敢怠慢,高声喝问:“何处来人,有旨请示人,无事早退!”天使将手中圣旨、印信高擎,扯着嗓子大声应道:“遵陛下圣旨,特调秦王、校尉叶珏、监军越朗三人归都,奉圣命入朝觐见,请放行——”
众将士凝神细看,查验圣旨、印信无误,随即传令放行,令出如山,众人不敢怠慢,不过片刻时分,就打开了宫城大门。
进了正门,众人下马步行,天使与秦王等人一同又过了安定门、崇安门,转过飞云殿、聚英殿,武萃殿,又走了近半个时辰,这才来到皇宫正殿紫薇殿之前。
众人纷纷凛然,早有当值宫人前来询问,天使依前言又回复一遍,再取圣旨及印信相验。一切无误后,便有小黄门入殿通禀,不多时传出话来,说是圣人宣召一行人觐见,众人这才整肃仪容,随着引殿官进入大殿。
待进了皇宫正殿,众人敛声屏气,叶珏虽不敢抬头正视,但暗中偷眼观看,只见殿中文东武西,排班列立两厢,一一相对,足有数十人。正中龙椅上,皇帝顾秉业高坐,面上无悲无喜,见一行人到了近前,才开口道:“秦王、叶珏、越朗三人,身为国家臣子,知朝廷法度否?”
阶下三人听皇帝动问,各自垂手侍立,监军越朗答道:“启禀陛下,臣等知朝廷法度,为国尽忠,职分所在。”
顾秉业听他如此回复,环视左右文武众官员,问道:“众卿意思何如?”
文班中左丞相归遇乐出班便道:“陛下,臣以为秦王等人,在北疆战事之中妄自与敌国议和,不仅有负陛下重托,亦违背朝廷法度,岂能称之为‘为国尽忠’?况两军交战,将士们难免断头洒血,而秦王主动请和,微臣敢问殿下,置全军将士于何地,将边境子民置于何地?校尉叶珏、监军越朗二人,不察秦王之失,反从请和之议,更应重罚。”
顾秉业又向下问道:“校尉叶珏、监军越朗,汝二人虽官职卑微,但身为秦王辅弼,应有规劝、纠正之责,左丞相方才说汝等不尽纠察之责,可能自辩?”
叶珏和越朗各自低头对视一眼,还是叶珏上前一步,低头道:“禀陛下,容臣申片言。臣以为:陛下自当年匡正天下以来,无时不以苍生为念,如今与北戎交战,也正是以子民安定为重,恕臣僭越相询,不知臣说的可是?”
龙椅上的顾秉业面色微和,颔首道:“是便如何?这与秦王与汝等的私自和议,又有何干?”
叶珏续道:“方才左丞相所言,责我二人能匡正殿下之失,若殿下有误,臣敢不为朝廷尽心竭力,查漏补缺,但窃以为殿下此番北征,并无失误。殿下既然并未有失,那么又岂需要我等匡正些什么呢?
“殿下自出兵以来,凡事无不亲力亲为,甚至亲冒矢石,不避生死,全心为陛下基业、为天下万民着想,此不敢说是殿下与微臣等之功,但总是没有过错的。再者,殿下临阵与北戎完颜宗辅议和,乃是在我军车阵布置得当,大占上风之时,并非战败之余伏低做小,自然也谈不上有辱国体。三者,此次北上征伐,变数甚多,据殿下与微臣等亲身经历,几可确定无疑,国中有蠹虫为祸,将我军之布防、动向等传于外国,更有甚者,竟然欲反叛献城。
“既知如此,我军若强行与敌持续作战,难保不为敌军所乘,兵法有云‘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殿下念着全军将士安危,国家安稳大业,以此为重,苦心孤诣,不惜与敌军暂时休兵,以保万全,恕末将大胆相问,不知在左丞相大人看来,这又有什么错误?”
归遇乐闻言冷哼一声:“巧言令色,一味开脱!叶校尉,依照你方才所说,秦王有违国家成法,难道还成了忠公体国之举?”说到此处,转而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此风不可涨,此禁不能开,国家成法不可废,倘若人人均以此说为必然,那么统兵将校便均可自行其是,皇家威严何在?朝廷制度何在?陛下的令旨,以后又有何用呢?臣以为,校尉叶珏,花言巧语,不尊天子,其罪当诛!”
他说到最后,不由得心神激荡,面上潮红,声音逐渐变高,望向叶珏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善。
叶珏此时并未抬眼观看,不知归遇乐神色,故此也并不将之放在心上,向上抱拳行礼,又道:“陛下,左丞相此言大谬。微臣以为,凡为朝廷之臣子,无论如何,必要将陛下意图和国家安危放在心上,才是正理,若心怀陛下,纵有小失,也情有可原;若如左丞相这般,心中不念陛下之意,一心拘泥成规,甚至不惜主张陛下害贤,才是真的国之乱臣。”
众人闻听叶珏不过一位少年,便敢抗辩如此,方才所言一出,其意便是要与左丞相这等一品大员图穷匕见,都是心中暗自惊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