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年末诸事(1 / 1)

加入书签

许多劫掠来的越南和朝鲜民众如郑敏一般遭遇,被随机打混后分作几批,在明军的护送下前往内文社附近开垦荒地。

同时根据曾陆相的建议,郑克臧安排礼部官员前往内文社兴修学堂,鼓励内文社的孩童入学,给予入学家庭优厚的补贴奖励。

他还颁布了诏令,下令长期在内文社收购山中生番奴隶,诏令中开出的价码对内文社的民众来说十分优厚,基本上只要能捕获两个番奴,全家一年的生活就有了着落。

但诏令中明令要求收的是山脉东部的生番,山脉西部与明郑关系交好的生番不在此列,若被发现逮捕的奴隶来自西部山区,不仅没有奖赏还会处以惩戒。

明郑每年与西部山区生番交易皮货、樟脑等物,利润巨大,没必要非得把人弄出来种地。

这两道命令都是郑克臧借由教学之名忽悠曼兰波安签署的,命令传回内文社后引起了赛德越比的不满。

他不能明着反对女王的诏令,只好明里暗里施些小手段阻挠诏令的实施。

但都是无用功,面对重利的诱惑,总有人勇于尝试成了第一批获利者,有了榜样后大家再无疑虑,争相前往山中碰运气看能否捕获到番奴。

而对阻碍诏令实施的赛德越比,内文社的民众也越发不满,赛德越比是有苦在心口难言,心中不断痛骂曾陆相和郑克臧,当初说好的事都是鬼扯。

曾陆相要是知道肯定会觉得冤枉,按当初达成的条件,赛德越比在大婚之后确实受到了女王暂摄政务的命令,是你自己不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办事,失了民心怎么能怨别人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进山逮捕番奴,内文社的许多良田被荒废,年末时经过赛德越比统计,明年的粮食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

郑克臧表示不用担心,东宁内文一家人,都帮你们考虑好了。

内文社周围迁去的朝鲜和越南移民正在加紧开垦,预计明年就能有产出,直接就近贴补给内文社缺粮的家庭,全部免费,分文不收。

这道命令一下,大家的捕奴热情更加高涨,许多人全家老小齐上阵,更多的粮田被废弃,把赛德越比愁的直上火,嘴上长了好几个泡。

大家都是一家人,郑克臧见赛德越比又有困难怎能不为其分忧,他直接下令划拨了一批越南移民来帮助忙于捕猎的内文社众人种田,每家只需掏两成收成作为租金即可。

同时听说赛德越比心忧国事,人都憔悴了很多,郑克臧心中不忍,他从当初私下拜托曾陆相转送贺礼的内文社官员名单中挑出了几个老资历的官员,让女王下令给他们升官,肩上加加担子,帮助赛大人多分担分担。

这条诏令真的是郑克臧在教自家夫人为君之道,天地良心,绝没有其他私心。

……

东宁这边,随着军械司人手规模不断扩大,加上有水利之便,生产效率大增,郑克臧又在李景和谢安生的建议下,针对工匠们制定了具体的奖惩制度。

按照规定,工匠中凡有技术改良革新者,视其贡献大小可酌情授予官职。

同时他还借鉴了后世的专利保护,制定了一套专利爵位制度,工匠中凡有重大技术发明者除授官外还可以获得专利,每年根据新技术的应用量,户部会从国库中划拨出相应量的专利费用进行奖赏。

至于为什么叫专利爵位,因为这个专利等级是按此时人门熟悉的公侯伯子来划分的,越重要的技术发明等级就越高。

侯级专利所获得专利费自然要比伯级的更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专利可以世袭,只不过需要每传袭一次便要降一级,理论上说一家人最多四代之后,便再无法获得专利费了。

虽然远远比不上正儿社以提高他们的捕奴效率。

另一部分交易给了西部山区的生番们,降低他们的打猎门槛,自从有了火铳,稍加训练后,五大三粗的番女们也可以跟着自家男人一起上阵狩猎,效率大大提高。

后续东宁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卖火药和铅弹给他们,来填补因为吸引番童入学而让渡的那部分利润。

等到水师军镇全部换上东宁铳后,时间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年末。

约翰逊那边再次传来喜讯,第三艘和第四艘盖伦船前后脚建造完成,同时下水进行了试航。

加上之前的破虏号和被郑克臧命名为兴郑号的第二艘盖伦船,总计四艘盖伦船配上八艘新建好的大鸟船,又从水师中调佩了若干熕船、赶缯船被郑克臧单独编为一个军镇,取名为破虏镇。

经江胜推荐由水师副提督邱辉直辖,进行演练和实战训练。

而在约翰逊的再三坚持下,第三艘和第四艘盖伦船分别被命名为东宁王妃号和东宁夫人号,陈妃和曼兰夫人听闻后十分开心,分别陪着郑克臧参加了两艘船的下水试航仪式。

看着高兴的王妃和夫人,郑克臧也被带动的心情很好,再次厚赏了约翰逊,等回过神来后他才惊觉这约翰逊深得夫人路线的精髓啊。

以后得防着点这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