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收获禁军军心,陛下真乃千古仁君(2 / 5)
悄发生了一些变化,觉得他更亲切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乐见其成。
至少后方的一众武将看李乾的背影警惕无比。
竟然三言两语就能让这群大头兵三迷五道的?
难道小皇帝背后有高人?
今天这誓文是他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替他写的??
武将们虎视眈眈地扫视着在场的文官,猜测究竟是哪个坏种干的好事!
然而文官们却比他们更难受。
斯文扫地,真是斯文扫地啊!!
堂堂皇帝陛下竟然在誓师的时候说这种话,这成何体统啊!!
王莽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考虑到时机不对,还是忍住了。
可他身后却有好几个穿着绯袍、青袍,胡子白花花的老头面上痛苦无比,恨不得冲上去把这粗鲁之言再塞回皇帝陛下嘴里。
然而却被身旁人按住了。
李乾对身后的动静不以为意,他一直都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和禁军士兵们说的话自然和大臣们说的话不一样。
下方禁军们的笑声渐渐减弱,这里毕竟是誓师的地方,是严肃的地方。
李乾也高声道:“诸位将士们,不要笑!朕觉得你们该生气才对!”
禁军们渐渐安静下来,静默着望向上方立在高台上的那个身影。
数十万双眼睛,有的锐利、有的缄默、有的沧桑,有的灵动……
偌大的南郊一时间静默下来,惟余长风呼啸,旌旗猎猎。
刚登基时,李乾被朝中十个大臣齐齐盯住都紧张的不行,可经历了这些日子的朝会熏陶,君臣奏对,他已经渐渐转变了心态。
如今被数十万禁军盯着,李乾也能神色如常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禁军们离得太远了,他们看不清李乾,李乾也看不清他们。
李乾向山下环视一圈,若没有之前的那些话,禁军们现在对他可能还是爱答不理吧?
至少肯定没有现在郑重。
他高声道:“吴王夫差不让咱们活命,不让咱们的家小乡亲活命,这不好笑!”
“他不让咱们活命,咱们就要干他娘的!”
这道理太朴实,朴实到每个人都能听懂。
“对!”“就得干他娘的!”“干他娘的!”……
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声从军阵中传来,有了之前的话,禁军将士们的情绪纷纷被调动起来。
李乾肃穆立在祭台上,南山与祭台特有的地形设计将他铿锵有力的话传向了山郊:“夫差不让我们活,我们就不让他活!”
“我们就要干他娘的!”
“干他娘的!!”众多禁军将士振臂高呼。
李乾接着高呼:“干他娘的!”
“干他娘的!”
禁军将士们再度附和,就连后面那些听不清李乾讲话的禁军,也跟着一同高喝起来:“干他娘的!”
一方面是被挑起了愤怒的情绪,另一方面是这刺激感太强烈。
谁经历过这种三十万人一心,一块骂别人亲娘的场面?
而且还是皇帝陛下带头骂的,肯定没人来追责,这不刺激什么刺激??
三十万禁军齐呼,真如山崩海啸一般,喝停长风,令大地撼动,乌云崩裂!世间万物莫能挡也!!
祭台下的文武百官耳朵都被震的嗡嗡作响,如见了鬼一般瞪着上方的皇帝陛下。
尤其是武官们,皇帝陛下头一次誓师,就搞出了这么大动静,眼下说禁军们心悦诚服也不为过了吧??
他们本以为这就是走个过场,可没想到竟然闹出了这种幺蛾子!
这些人脸色难看,以后可不能让小皇帝再接近禁军了!
有这一次就够了!!
他们不开心,文臣们的情绪也不高,纷纷反省这次是不是有些用力过猛了?
皇帝和禁军走的太近对他们也不是好事。
而且,双方还有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皇帝的誓文是怎么来的??
这么煽动的话,不太可能是当场想出来的吧?是他自己写的,还是别人出的主意?
禁军的怒呼一浪高过一浪。
文官群体中,王莽痛心一叹,摇着头不知该说什么。
方才那几个高呼着想去制止李乾骂脏话的白胡子老臣,此时更是眼一闭,直接气晕过去了。
成何体统啊!!
百官前侧,两个青袍起居郎定着呼啸的风,把纸压在桌案上记录今天的盛况。
左侧的小胡子郎官面带兴奋之色,奋笔疾书:
……众军答曰:“反攻吴国”。上训禁军:“软蛋!应入其娘也!吴王欲杀汝妻儿父老,汝当入其娘!”禁军受训,山呼:“入其娘也!”……
右侧的白面胖郎官则是面带愁色,写写停停:
上幸南郊誓师,祭天地,读誓文,号令禁军,禁军山呼以应上意,声彻寰宇,京师震动……
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么大的动静,肯定能传到京城了。
就是不知道,京城的父老乡亲们听到这誓师的动静会怎么想……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这次本来就有不少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