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姐妹叙旧(1 / 2)

加入书签

“没想到致尧你倒是看得如此透彻。”听了李建勋的一番话,宋齐丘便开口称赞。

“也不算透彻,只是如今吾女即将成为淮王妃,我觉得也没必要去站队。”李建勋喝了一杯酒,说了句很凡尔赛的话。

宋齐丘听到对方的炫耀,恨不得揍对方一顿,“你这话太招人恨了。不过也没说错,有淮王在,不管哪位皇子最后成为储君,也不会得罪你这个淮王岳父。

得罪你,就是得罪淮王。以如今圣上和太后对淮王的喜爱,即便是我大唐未来储君,也不会去得罪淮王。”

李建勋很认同地点头道,“若是以前,我哪里敢这么想,如今这也算是成为我的一道护身符吧。只要我不做有损朝廷、违背圣意之事,想来在朝中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你呢?我看你对这些事也很感兴趣,怎么想的?”

宋齐丘也随即摇头,“跟你一样,我也不会过早参与此事。江宁郡王也告诫过我,少去掺和立储之事。”

李建勋一听,便明白什么意思,“江宁郡王虽不是亲王,但如今被列入宗室,本身也有才,想来他日必受圣上的重用。

子嵩你有一个这么大的靠山,想来他日也前途无量

。”

两人相互恭维了一番,但两人都知道,无论是淮王,还是江宁郡王都只是他们往上的一个跳板。在前期,这两位殿下可以帮到他们不少,但后期也会限制他们的发展。

一个亲王、一个郡王若是能把自己的人推到封侯拜相的地步,担心的就是皇帝了。以如今圣上的雄才大略,想来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两人若想平步青云,也得做好自己的事,让圣上看到他们的能力。

有两位殿下在,只要他们二人能干出拿得出手的政绩,也不用担心被人抢夺、压制。

……

在宫外,不少官员私下议论校场坠马之事,在宫内也是如此。

不过议论这种事,也得小心谨慎,不然让皇后、杨昭仪等人得知,怕是免不了一顿责罚。不过在宫中,王衣却是在和姐姐王慈、妹妹王姬谈论此事。

因为在她的寝宫,殿内的宫女也都是王衣之前从蜀国带来的,倒也不担心有人把她们谈论的内容传出去。

不仅是她的宫中是这样,李充仪这个回鹘公主也是如此,只不过李充仪不能跟王衣比。李充仪虽说是回鹘公主,但甘州回鹘是大唐的附属势力,如今地位也不高,自然不能跟王衣

相比,身边还是有不少内侍省安排的宫女和宦官。

或许是在府中无聊,如今有机会入宫与妹妹相距,在一侧侧身陪坐的王慈则半张着红润的小嘴儿,一脸惊愕。

“这算是几位皇子在争夺储君了吗?那妹妹觉得这年长的三位皇子谁最有可能?”

王衣一听,吃了一口糕点这才解释道,“什么三位皇子?三皇子是前皇后李妙薇诞下的皇子,之前被立过太子的,天佑八年,晋王李存勖伏诛,前皇后李妙薇和太子都被废。

一个废太子是没机会争夺储君的,如今他只是由胡修容代为照顾着。论储君,还是得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中间。

大皇子占着长子名分,其母妃杨昭仪也是九嫔之首,在这宫中后妃中,地位仅低于皇后和本宫;二皇子是皇后之子,算是嫡长子,又有雁门郡王这位军功赫赫的外祖父,优势大于大皇子。

若是圣上要立储君,二皇子的可能性更大。”

王慈听的时候微微斜眼,瞥见妹妹脸上那骄傲,王慈心里难免酸楚和欣慰。既是对这妹妹嫁了一个好对象,又是对自己遇人不淑的伤感。

她其实也知道李继崇还活着,好像还在关内道担任刺史,不

过她早已断了昔日的夫妻之情。

这几年的宫廷生活让王衣学会了察言观色,虽说只是用于圣上、太后和皇后,但这心思玲珑剔透,只是瞧见姐姐有些复杂的神色,便心想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自己提的不过是储君人选,这也算不上什么禁忌,宫中妃嫔也时常谈及,只是其他妃嫔跟自己关系一般,没人跟她谈而已。

想到自己这姐姐的命运,她也有些感慨,遇人不淑,如今落得一个孤苦伶仃、长伴青灯古佛。

不过对于这个姐姐,她跟对方感情并不深,毕竟对方比自己大了十一岁,在自己小的时候,对方就嫁到了歧国,直到自己十三岁才归来。

那个时候对方也居住在宫外,见面时间并不多。也就现在,因为没什么亲人,两人又是姐妹,这才熟络很多。

想到自家姐姐今年也不过三十来岁,样貌也不差,也有前蜀国公主的身份,她便心思一动,柔声问道,“姐姐如今正值大好年华,不知可有找一合适郎君过日子?若是姐姐愿意,本宫就去求圣上,去给姐姐寻一合适夫婿。

这朝廷还是有一些朝臣正妻过世,以姐姐的身份,虽说之前曾嫁过人,但给朝臣

做正妻,绰绰有余。”

王慈听闻一惊,连忙摇头,“妹妹为何这么说?姐姐如今已是人老珠黄,加上身份特殊,哪位朝臣敢迎娶姐姐。嫁人之事无需再说。”

她这话倒也没说错,她是蜀国的长公主,就是个烫手山芋,谁敢娶?宗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