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人间不太平(下)(3 / 6)

加入书签

其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那是一位圣道修士出手之时产生的异象,并且还是一位大圣修士,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些不知所谓的江湖中人,将那说做重宝出世,并且逐渐以讹传讹,就慢慢变得越发离谱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说,那是天道崩塌之下的一线生机终于显现。

说的人越多,信的人越多,所以江湖上就逐渐掀起了一波闯荡昆仑的热潮。但奇山昆仑这种地方,毕竟是三步一险地,五步一恶土,闯的人越多,死的人越多,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做梦也想大发横财的野修散修,只是因为一则江湖以讹传讹的谣言,就抱着侥幸心理,胆大包天跑来奇山昆仑这种地方,哪怕准备得再怎么充足,最终也难免十有八九身死道消。

短短两月时间,许穗安已经见过了太多野修散修,死在奇山昆仑的边缘。

其中走得最深的一个,也才不过深入百里,就被一泼突如其来的恶水扑在身上,滋滋作响,惨嚎连连,到最后,就连骨头都没留下来,可恶水依然还是那滩恶水,形同泥土道路上一个凹陷之处,下雨过后就会积水形成的水洼。

总有人要钱不要命。

所以许穗安从未出手相救。

但也正是因此,这拨探险昆仑的热潮,很快就被冷却下来,毕竟那种地方不是他们这些野修散修可以去的,就有越来越多的野修散修,将目光放在了第二件事上。

同样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异象,发生在那个曾经的天下门派领头羊身上,异象过后,方圆百里之内,竟然四季倒转,秋去春来。不过最开始的时候,江湖传言所讲内容,并非“秋去春来”,而是“冬去春来”,皆因此次异象,规模其实不算很大,就只囊括了以太一道为中心的方圆百里,所以等到此事流传于江湖之中的时候,已是隆冬时节,便被传作“冬去春来”,只有随着越来越多野修散修赶去太一道所在之处,真相就逐渐被人挖掘出来,竟是早在秋末之际,刚刚受过一场蝗灾的百里方圆,就已因为异象出现,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而太一道也难免成了众矢之的,被无数闻风而动的野修散修围住山头,想要得知那件可以颠倒四季的重宝真相,但这毕竟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再加上除去野修散修之外,另有不少正儿八经的山上仙家同样赶来,一流二流势力一大帮,各自抱团,相互警惕,事情就一下子变得焦灼无比。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闻风而动的山上修士,其中一些,无关野修散修也或正经修士的身份,绝非善类,就难免波及山下百姓,当然世俗钱财很难能够进入这些修士的法眼,可一些相貌不错的世俗女子,就难免遭殃。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恶类还不太敢肆无忌惮,可随着时日愈久,任凭城中百姓再怎么叫苦连天,那些围在太一道山下的诸多势力,也仍是置若罔闻,无暇理会,这些修士就越发胆大,甚至开始有人当众强抢良家女子,便闹得城中百姓日日夜夜紧闭房门,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直到一旬之前,一伙做惯了这般混蛋事的野修散修,开始挨家挨户破门而入的时候,才到第三户,就随着一阵清风吹过,全都炸成了血雾。洞明圣主老秀才,随后漫步而来,抬手虚压,仅凭一己之力便镇住了太一道周遭诸多势力,强迫这些一流二流势力以及野修散修全部离开,这才重新恢复往日里的太平朗朗。

不过宁静之日却也并未持续太久,就有许多原本对此并不上心的圣地世家、妖族妖城,在听闻老秀才亲自出面一事之后,便闻风而动,派出人来想要一探究竟。

这些人自是不会如同那些野修散修,也或一流二流势力那般,只是围在山下,因为相互忌惮,甚至就连太一道的道观没进去。

但很奇怪的是,无论来者是谁,长老也好,客卿也罢,只要胆敢踏入太一道的道观之中,就全部都是有去无回。

直到玉衡圣地派了一位圣人修为的太上前来,甫一现身,洞明圣主老秀才就随后而至,却又并未出手阻拦,而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眉关紧蹙,神情复杂。于是那位圣人太上便稍稍放下一些警惕紧张,不再理会只是作壁上观的老秀才,抬脚踏入道观之中。

却依然是个泥牛入海的结果,没有传出半点儿声响。

当时的老秀才就只叹了口气,随后便一步迈出,消失不见,并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太一道。

偏偏玉衡圣地不信邪,竟是圣主亲自出面,率领众多长老太上,大张旗鼓跑来此间,强迫太一道必须给个说法才行。只是这般欺人之言撂下之后,太一道依然大门紧闭,而若打从高空俯瞰下去,也只能瞧见太一道弟子,竟然全部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对于玉衡圣主方才所言,充耳不闻。

于是其中一位太上长老便主动出手,以一短剑劈出一条笔直黑线,甚至肉眼看去,好似整个天地都被分成两半,却在太一道上空不足十丈之处,就忽然销声匿迹。紧随其后,那方才出手的太上长老,就忽然瞧见了一颗金黄桂子出现在面前,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便当场炸成了血雾,血腥气味儿之间夹杂着缕缕桂香,让那玉衡圣主的脸色变了又变。

之后短短三日之间,就有更多圣地世家、妖族妖城,大张旗鼓地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