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惊变(1 / 4)

加入书签

送走了真名曹贤的东湖书院谱牒贤人之后,白老爷子就重新回到了山顶道观,只是有些心情不好,睡不着觉。

曹贤临走之前说出的那句“莫向外求,但从心觅”,弦外之意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就是在以前辈高人的身份口吻教训他。当然事实如何,无关紧要,至少在白老爷子的认知当中,曹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是那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多少年没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了?

白老爷子端坐在客房桌前,将手中全然读不进去的书本丢在桌面上,起身来到窗台附近,负手而立,望着这片漆黑夜色笼罩之下的雨幕。

仔细算一算,好像是自从书院最初为他提名君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几个人会以这种身份口吻教训他,就算一时疏忽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也总会好声好气为他纠正错误,最后还要补上一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再到后来,从君子晋升为贤人,身份地位比起之前还要更高许多,就往往都是他用书本上学来的道理教训别人,却再也没有谁会拿着书上的道理教训他。

东湖书院有且仅有的一位圣贤,也总是忙着做学问,哪有时间多管闲事?

三四十年没人跟他这么说话了。

白老爷子胸膛深深起伏了一次,越是翻覆咀嚼曹贤临走之前留下的那句话,越是觉得心头烦闷,既然睡不着觉,就索性出门逛一逛,正好自从来了太一道之后,就一直都在忙着广发请帖,以及准备白玉婵的拜师之事,却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太一道那株老桂树,也还没有来得及尝一尝太一道的桂花酒,便拿了一把油纸伞,撑伞出门。

太一道的道观并非很大,走不多久,白老爷子就已经瞧见了那株老桂树的树冠,再有一番七拐八绕之后,就站在了老桂树树下。

此间正逢夏,却有桂花香。

只是诸如此类的神奇景象,也曾在东湖书院待过许多年的白老爷子,已经见怪不怪,撑伞抬头望去,能够见到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砸在桂树上,打落了不少桂花,所以一眼望去,地面上已经铺满了金黄桂花,馥郁芬芳萦绕鼻间,风吹不散,实在使人心旷神怡。

白老爷子深深嗅了一口桂花香,点头微笑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话音方落,旁边的一间寮房就忽然打开房门。

玉虚真人自来是与老桂树互相为邻。

白老爷子转头看去,透过房门,能够看得出来玉虚真人是在秉烛夜读,但却不是在读经文古籍,而是一宗相当老旧的竹制卷轴,其上文字不算很多,可具体写了些什么,白老爷子目力有限,看不出来。

玉虚真人笑问道:

“白老先生何故深夜不睡?”

白老爷子微微摇头,叹了口气。

“有些烦心事,出来走走,赏一赏桂花。”

说到这里,白老爷子忽然笑了起来。

“四五月的桂花香,可着实罕见。”

玉虚真人让开身形,做了个请的姿势。

进屋之后,玉虚真人便着手收拾桌上的卷轴。白老爷子落座同时,趁机瞄了卷轴一眼,只瞧见“降真至神,与道合真”八个字,但具体又是什么意思,读不明白,却也暗自记在心里,又瞧着玉虚真人将那卷轴放在了床头角落的一只锦盒当中,便匆匆回过头去。

玉虚真人回来之后,便着手泡茶。

白老爷子斟酌片刻,小声问道:

“道长方才所读之物,就是山上所谓的灵决古经?”

闻言,玉虚真人哑然失笑。

“白老先生也知太一道如今正在准备之后的斋醮科仪,要为方圆百里驱邪祈福,贫道方才所读卷轴,便是斋醮科仪之时需要用到的咒文。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卷轴咒文,贫道虽已熟稔于心,却也不敢轻忽大意,这才每日都要温习几遍。”

白老爷子有些失望。

玉虚真人看他一眼,不动声色,将一杯热气腾腾的桂花茶推上近前。

白老爷子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出来,强装镇定,又问道:

“老夫平日里多读百家书籍,也曾读到有关斋醮科仪的书本,其中记载,按照醮坛数量区分,金箓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分位,玉箓周天大醮二千四百分位,黄箓罗天大醮一千二百分位。不知太一道此番举行斋醮科仪,又是哪种?”

玉虚真人微笑摇头。

“小醮而已,够不着大醮的说法,只有三百六十分位,传统如此,贫道也不好擅自更改。”

白老爷子了然,轻轻点头,小心翼翼喝了一口滚烫茶水。

这种采自老桂树的桂花,经过炒制之后做成的茶叶,馥郁芬芳,极为醇厚,入口瞬间就会化作一团暖流滑入喉咙,随后落入腹中,散遍四肢百骸,最后则有一道清凉气息直窜头顶,可以使人瞬间感到耳目聪慧,头脑清明。

白老爷子双眼一亮,赞叹不已,也似是之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玉虚真人笑道:

“既然白老先生喜欢,临走之前,可以带些回去。”

白老爷子自是不会拒绝,点头应下,笑呵呵地继续喝茶。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