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船在岸(1 / 4)

加入书签

这本破烂古籍,是早年间童乐叛出师门之后,在北上逃亡的途中偶然得来,但其本身却并非是属于童乐的机缘,而是一位泥腿子出身的少年,只可惜少年有眼无珠,也可能是饿昏了头,便用这本破烂古籍,与恰好途径附近的一行商队中的某位镖头换了口吃的,再之后,商队西行,便遇见了正在北上逃亡的童乐,同样是为一口吃食,可过程却与少年求食大相径庭,整支商队连同镖师镖头在内,上上下下统共几十号人,最终全部死在童乐手中,无一幸免,而这本方才到手没多久的破烂古籍,商队里的那位镖头甚至没能来得及翻完,就到了童乐手中。

古籍便是太一道古训。

开篇序言,“天行大道,日月为眸。道法自然,万物可见”,便是童乐留下此书的理由,关键在于童乐当年所在的师门当中,门规总纲,就是这部古籍的开篇八字。

最早的时候,童乐对于这条门规总纲还心存怀疑,可以辩驳的余地实在太多,所以这句老老祖师偶然听闻的总纲,要么不是出自道家正统传承,要么就是老老祖师没听完整,便在一次早课之中,主动起身,与当年的恩师仅就总纲八字大声辩驳了一番,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当初尚且年幼的童乐,被人指以不敬师长,不仅挨了一顿手板,打得两只手掌血肉模糊,并且还被罚去门派祠堂跪了整整一月,抄写门规八百遍。

这件事,时至今日,童乐也仍是记忆犹新。

但事实证明,当时确是童乐说对了,只可惜发现真相的时候,童乐已经成了门派叛徒,哪怕在他心里已经不止一遍地想过,是不是可以拿着这本书重返师门,然后当众拍在那个老不死的脸上,指着他的鼻子告诉他,当年就是你错了...但也只能是在心里想一想罢了。

童乐瘫坐在虎皮大椅上,怅怅不乐。

随后目光看向正在翻阅古籍的麻杆男人。

这部古籍,是太一道某位老祖的弟子,对于那位老祖生平诸多言行的记录,后又经过长达百年的数次修订,才在太一道另一位老祖的拍板之下,最终成书。

其中就有一部分内容,记载了那位老祖对于武功技法的观点。

“术法有上下,拳法无高低”。

看似是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相悖,实则不然,按照书中记述,在太一道那位老祖的眼中看来,世人对于天下间诸多武、功、技、法的品秩评定,是一半尽然,一半荒谬。

所谓一半尽然,就是所谓的“术法有上下”,其中包含了武功技法四字中的“功”与“法”,前者代指呼吸吐纳之术,后者代指所谓的术法,此两者,确实存在高下之分,强弱之别,前者是差在呼吸吐纳之数、之法、深浅等等,后者则是差在体内气机运转路径、穴窍、配伍等等,两者各自都有很多讲究,不一而足,但各种方面的不同,足够形成“功”与“法”的上下品秩之分。

所谓一半荒谬,则是后半句所谓的“拳法无高低”,包含了武功技法四字中的“武”与“技”,说得再要直白一些,就是拳法、招式之类的手段。在太一道的那位老祖看来,拳法招式,并不存在品秩高低之分,依其书中所言,则是“世间拳法皆属最高,世间拳法皆属最低”,也便是说,品秩再低的拳法,也可以熟能生巧、以下克上,品秩再高的拳法,也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也正是因为这个观点,曾经的太一道才会盛极一时,靠着门内诸多奇人由自各种拳法推演而来的搏杀真解,牢牢占据了天下一流门派领头羊的位置无可争锋,最为鼎盛之时,甚至比起那些庞然大物,也不过是稍差一线。

但太一道为何没落至此,却不在书中,也就绝非童乐能知。

许久之后,麻杆男人徐徐吐出一口浊气,将书本搁在腿上,仰起头来枕在身后座椅的椅背顶部,抬手按压两边太阳穴。

童乐坐直身形,问道:

“如何?”

麻杆男人沉默片刻,苦笑一声。

“按照那位太一道老祖的看法,世间拳法皆属最高,世间拳法皆属最低。这种观点...简直让人大开眼界。世人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早就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定论,深入人心,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这种观点,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有些瞠目结舌的,可后来细细看下去,才忽然发现,太一道的那位老祖,说得很对。”

麻杆男人坐了回来,低头看向腿上那部破烂古籍,轻声说道:

“最为鼎盛之时,门内搏杀真解的数量,甚至比起那些庞然大物还要更多一些,实在是有些吓人了。”

童乐轻轻点头。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也是被吓了一跳,毕竟这种说法实在是有些太夸张了,毕竟再怎么强盛的一流门派,也不应该能在底蕴收藏的方面强过那些庞然大物。但它毕竟也是太一道遗落在外的真本,开篇序言又是那样的一则古训警言,没可能在后记之中平添这些虚假内容...”

麻杆男人叹了口气,没在这件事上过多计较,手指轻轻摩挲着破烂书皮。

“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但太一道...确实不是咱们能动的。”

童乐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愁眉不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