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愁绪(1 / 4)

加入书签

云泽站在人群当中,并不起眼,看着那位天枢麟女扛着包裹逐渐走远,有些心烦。

短剑幽影已经到了天枢圣地的手中,尽管短剑本身带有极其明显的瑕疵,甚至很有可能已经伤到了根本,就导致这把曾为李雍佩剑的短剑,品秩大幅跌落,很难进入步逸红这般圣地麟女的法眼,但要想从此人手中拿回短剑,肯定不会再如之前那般轻轻松松。

尤其步逸红这人,脑子好像有点儿毛病。

云泽又一次抬手揉了揉两边太阳穴,有些愁眉不展,然后就注意到那位突然出现维持学府规矩的姜家圣人,目光正看向自己。

云泽微微一愣,然后轻轻点头,转身离开。

至于那位总是自称学府前辈的摊主,又该如何处置,云泽的兴趣不是很大,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要么就此逐出学府,从此往后再也不许踏足学府半步,要么就是被那姜家府主收入姜家,担任护院扈从之类的职位,但要比起那些名入谱牒的护院扈从,又是天壤之别,毕竟姜家府主这次为了维护学府规矩,已经付出了相当程度的代价,而这些代价,也肯定不能是姜家府主自掏腰包,就需要那位自称学府前辈的摊主,靠着日后为数不多的月俸还债才行。

所以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事情具体如何解决,云泽并不关心,也在走出万象庭后,并未远离,而是在途经那座镇山石的时候止住脚步,目光落在笔墨写就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上。

比起旁边笔力遒劲,游云惊龙的《自嘲》诗,云泽还是更加偏向这句疑似出自南山君之手的君子名言,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神妙俊逸,鸾漂凤泊。

云泽心中烦躁,逐渐压制下来。

姜家府主再一次忽然现身,应该是某种类似缩地成寸的手段,但又肯定不是缩地成寸,而是更加技高一筹的咫尺天涯,或者方寸天地。其实这种秘法很好区分,最前者,也便所谓的缩地成寸,能够清楚见到来人身影,并且往往闲庭信步,抬脚迈出,再到落下,就已经凭空跨越十丈乃至数十丈距离。而诸如姜家府主这般突然出现的手段,就要看似更加神妙一些,但具体又是哪种手段,是咫尺天涯,还是方寸天地,不太好说,毕竟两者异曲同工,唯一的区别,只在施展一次能够跨越距离的长短。

再往上,就是御风远游的手段,世间掌握此种手段之人,看似不胜枚举,其实不然,平日里能够见到的那些御风远游,往往都是杂糅而成,至少包含了凌空蹈虚、缩地成寸与方寸天地三种手段,而真正意义上的御风远游则不然,只是其中神妙,鲜有人知。

云泽倒是有幸见过一次,就是当初还在洞明圣地远行八千里的时候,途经临江,遭遇焦嵘,卫洺与之还曾有过一场江湖厮杀。之后就是在那先天龙丹的焦嵘落败险死之际,场中忽然出现了一位赶海老人赶来救场,用的就是御风远游的手段,能够瞬息横跨万里之遥,也正因此,那位赶海老人这才能够救下焦嵘的性命,若非如此,只怕如今的焦嵘,就已经成了卫洺用来裨益修行的囊中龙丹。

不过云泽对此倒是一无所知。

姜家府主落地之后,顺着云泽的目光看向镇山石上笔墨写就的飘逸字体,神情古怪。

“这八个字,用意颇深,不光是写给万象庭里那些小家伙们,同时也是写给族主。但很奇怪的是,卢取此人分明修行中庸之道,并且格外...偏激,甚至已经明显走上了歪路,不再局限于至诚至善,反而更加偏向所谓德才平凡的中庸,时时刻刻都会注意避免所谓的‘一’。”

姜家府主有些莫名其妙。

“这不像是他的作风。”

云泽面露意外之色。

“这八个字,竟是卢取所留?”

闻言,姜家府主笑了起来,能够猜到云泽如此意外的理由,便开口解释道:

“确是卢取所留无疑,老夫亲眼所见。但南山君后来途经此间,瞧见了族主的墨宝之后,也是有意想要写些什么,可能是与卢取一般,都想留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毕竟这两人所修之道虽有不同,却也都是通读圣贤书,尤其南山君,最不挑剔,所以两人会有相仿相近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但南山君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云泽了然,重新看向镇山石上笔墨写就的八个大字。

确实不像卢取的作风。

正如姜家府主所言,卢取此人,与南山君的君子之道与所不同,乃是修行中庸之道。而所谓中庸,本质则是儒家圣贤提出的一种主张,意同中用,需要在待人接物之时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走的是天人合一的路数,关键在于至诚至善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境界。

说白了,就是修心。

而有关这所谓的中庸之道,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影响深远。

但除此之外,中庸二字还是另一种意思,也是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