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一去不回(1 / 4)

加入书签

告别了姜家府主之后,云泽没有直接回去弟子房,亦或是重返砺剑台修行拳法术法,而是去了另一边与饭堂相互毗邻的万象庭。

自从柳瀅的筑命桥所需的天材地宝解决之后,重回北中学府,云泽就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去一趟。而所谓万象庭,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座悬空小城,并不复杂,横向纵向各有三条街道,空间宽阔,店铺林立,乃是学府专程划分出来用作各种交易的场所,也能算得上是森罗万象,包含吃食、日用、灵兵法宝、灵决古经、丹药药散、灵株宝药之类的种种修行路上的所需之物,应有尽有。当然交易本身受到学府保护,一旦说定,签字画押,便是有力凭证,倘若交易之后出现什么意外,又不在契约允许范围之内,一旦被学府得知,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而商铺老板也或地摊主人,除去北中学府现有的弟子学员以及导师之外,更多还是近些年来曾在北中学府修行深造,后来却因种种缘由去而复返的年轻一辈。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跟脚来历稍浅甚至没有的修士,从北中学府毕业离开之后,没能通过补天阁的入阁考核,又没有被四位府主选中成为世家客卿,名入谱牒,就变成了貌似野修散修一般的存在。其实这些人本不至于落到这般境地,毕竟四大世家派遣而来坐镇北中学府的府主,虽然眼光极高,但能够进入北中学府,就已经足够证明这些人的实力手段绝对不弱,想要成为世家客卿,或许稍显不足,但要担当护院扈从之流,却是绰绰有余。

怎奈何,太过心高气傲,不愿自降身份。

也便没了去处之后,尤其那些没有什么来历跟脚的年轻修士,就只能以北中学府万象庭作为落脚之处,要么一边游历一边摆摊,要么干脆租赁店铺,也算一份正经营生。

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为了一个“钱”字。

穷文富武嘛。

世道如此,谁不愿意自己平日里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谁又愿意整天低声下气,卑微到泥土之中?

但在万象庭的这些人,却最会被圣地世家瞧不起,放不下颜面与心气去做世家门下的护院扈从,又没本事担任世家门下的客卿长老,说到底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也正因此,登上这座悬空石台之后,在通往前方纵横统共六条街道的那条石板小路上,就有一座高有丈许的拦路巨石,据说是出自某座古代王朝东岳上的镇山石,时至今日,也依然萦绕着极为浓郁的山水气运,先是落在姜家手中,后来为了北中学府的护山大阵,就被姜家贡献出来,作为压阵之物压在此间。

最开始的时候,镇山石就只是压阵之物,但在数年以前,小姜王难得一次亲自莅临北中学府,偶然间得知了万象庭真相之后,就勃然大怒,以肉掌手指作为刻刀,在那镇山石上刻了一首诗: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破。”

诗名《自嘲》,出自某位“缠中说禅”的大家之手,但要落在这座镇山石上,却又并非自嘲,至于具体含义,则是不言而喻。

但在如今,镇山石上除去那首小姜王亲手刻下的《自嘲》之外,却又不知何时多了一句话,只有短短八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非如那《自嘲》一般镌刻其上,入石三分,而是以寻常笔墨书写其上。

若非南山君所留,便是白马书院出身的卢取,毕竟如今的北中学府,儒家子弟,只此二人。

云泽更加偏向这八个字是南山君所留。

只是站在这座镇山石前,望着前后两人所留字迹,前者《自嘲》,倒是还能看得明白,可之后的那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却让云泽有些拿捏不定,总觉得这句话不是写给万象庭的那些年轻修士,而是写给留了一首《自嘲》诗的小姜王。

实在是...胆大包天。

但无论小姜王的刻字,还是疑似南山君的墨宝,都可谓是赏心悦目,前者游云惊龙,后者鸾飘凤泊。

所以每次途径此间,云泽总会在这镇山石前逗留片刻,瞧一瞧小姜王所刻字迹的遒劲奔放,连绵多变,再瞧一瞧另一副字迹的神妙飘逸,至于具体神韵,虽有体会,却尝试不来,毕竟书中有言:见字如人。云泽本就不是游云惊龙之辈,也并非鸾漂凤泊之人,就实在学不来这两人的笔力惊人。

欣赏则罢,毕竟受到大伯云温章影响,云泽也能算是半个读书人,对于这些写写画画的内容,偶尔见到,兴趣颇浓。

但也并未多做逗留。

很快,云泽就已经来到了万象庭纵横统共六条街道中,走走看看,试图碰一碰运气,寻找一件适合柳瀅也或鹿鸣用来炼化本命物的灵兵法宝。

希望不大,所以云泽一路上脚步不停,走得很快。

按照以往的习惯,前后最多一炷香时间,就能逛完六条街道。

左右两边,店铺林立,许多空闲之处,也能偶尔见到一些路边地摊,两者之间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前者已经确定扎根在北中学府万象庭中,也便什么行当都能见得到,尤其做生意这事儿,从来都是讲究以和为贵。

而后者则会经常离开,形似寻常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