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十一万年(4 / 6)

加入书签

的含糊其辞,不过吕清地没有注意这件事,如今想想,倘若李雍所言非虚,那当时的陛下,可能就以为他只是为了争取一个坦荡正大的面子形象,才会在明知自己学生想要大兴土木的同时,跑来说出那些不该劳民伤财之言。

再者便是朝堂上的文武对峙,在很多事情上,往往意见不合,并且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常态,对于这件事,吕清地一直以来都是觉得没毛病的,毕竟很多事情就是需要有过一番争执之后,才能最终得出一个更加尽善尽美的答案。

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文武对峙这件事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深意。

但如今再说这些,为时已晚。

而且吕清地也很清楚李雍的为人,虽然战场上诡计迭出,但也是兵不厌诈,其实这人还算正派,尤其大庆早已亡国多年,他两人也自从当年一战共归于尽之后,到现在都已因为争斗不休,各自只剩一缕残魄,就实在没有欺瞒诓骗的必要。

吕清地忽然有些伤感。

倘若这些后生小辈,再晚一些进入这座他在临死之前以言出法随的手段,建造而成的大墓,无需太久,不必百年,只需短短十年左右,他与李雍,就会因为刀劈厝石般的相争不下,最终沦落到一起魂飞魄散的地步,而当年那些朝堂真相,自然也就无法得知。

高大老人变得垂头丧气,原本挺得笔直的腰杆,也跟着弯曲下来,神情灰败,眼神黯淡,连同身形也随之变得幻明幻灭,也似随时都有可能就此消散。

卫洺压了压云麓剑柄,轻声与身边的云泽说道:

“吕清地的精气神散了。”

云泽微微点头,却对此事并非特别在意,目光看向那颗武胆一旁的李雍。

后者依然虎目威严,虽然身形虚幻,但在一缕残魄的方面而言,已经算得上是极为凝实,没有半点儿即将飘散的迹象,并且寄宿了这一缕残魄的武胆,也依然通体火热,将那铁链烫得格外明亮。

对于这枚武胆,云泽想法颇多,毕竟也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倘若能够拿来留给鹿鸣筑命桥,不仅不会弱于柳瀅,甚至仅就筑命桥所用天材地宝的品秩而言,还会高于柳瀅那棵柳心棉。

不过有些事情虽然已经搞清楚了,但还有些事没搞清楚。

欧阳婉忽然开口问道:

“敢问两位前辈,这座大墓究竟由何而来,为何会在魁星踢斗局的踢斗之处,吕前辈的尸骨,又为何不在此间?”

李雍回头看向这个大胆提问的晚辈,咧嘴嗤笑。

“女娃娃问题还挺多,这些可不是你该操心的。”

那身形已经幻明幻灭的吕清地,微微抬头,苦笑道:

“她是文曲转世,当然比起你我二人所留之物,更在意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也罢,反正即将魂飞魄散,便与你说说,又何妨。”

一边说着,吕清地身形便落了下来,貌似脚踏实地,然后盘腿而坐,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徐徐吐出,略作沉默之后,他便忽然抬手,将垂至胸前的白须掀到一旁,露出已经腐朽干枯的脖颈,另一只手顺便扯了扯领口,露出同样已经腐朽干枯的胸膛。

他抬头看向面露惊愕之色的欧阳婉。

“看清楚了?”

后者怔了怔,抿住唇瓣,轻轻点头。

吕清地叹了口气,将胡须放下,一副行将就木之貌,缓缓言道:

“这座大幕,是老夫临死之前,以言出法随的手段造就而成。老夫知道,你真正想问的,其实是为何会有这座大墓,毕竟我与李将军,是沙场相逢,同归于尽,既是战死沙场,就不该会有我二人合葬之墓。”

顿了顿,吕清地抬头看向依然凌虚蹈空站在上方的李雍,凄惨笑道:

“老夫所图,正如你等所见,是为了与他这位李将军同归于尽。只不曾想,李将军手段非凡,更在老夫之上,哪怕时局不利,也依然以蛮力破之,强行夺走了一半时局,只可惜为时已晚,便是十万年来一直都与老夫平分秋色,也改变不了早已身死道消的结局。”

李雍满脸讥讽之色。

“一块仿造镇国玉玺炼就而成的假玉玺罢了,本将军可不怕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吕清地呵呵一笑,沧桑垂暮,已经死气沉沉,不去理会李雍言语中的讽刺之意,轻声说道:

“李将军说的那块假玉玺,可半点儿不假,那东西是曾为太子太师的闵双,采了大庆五岳五色土之精华炼就而成,甫一炼成,便夺走了大庆的半数武运,较之宫中那块真正的镇国玉玺,也不差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毫。若非如此,李将军的平叛之战,也不会这般艰难。若非如此,我等义军,也不会能与李将军僵持数十年之久。”

吕清地感慨道:

“当时的庆国,武运昌隆,正值鼎盛,而文运衰败,正在低谷...但,天下大势,盛极而衰。除去之前的那些误会之外,老夫之所以背叛朝廷,加入义军,也是心忧庆国武运太盛,就会有朝一日,陡然衰败,甚至一蹶不振。毕竟在当时的老夫看来,李将军只以一人之力,三千年时间便打下了三万里江山,实在是透支了大庆武运,倘若还是任其行事,就盛极而衰之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