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英雄(1 / 2)
两三年前,嬴渠梁以秦献公幼子的身份刚刚坐上秦国君主的位置。
新政初立,朝政混乱,而秦国在当时几乎没有可用之人来镇守秦国的防线。
秦国的名将章乔早在献公时代的石门之战后就退隐归田。
山东列国见秦国新立了这么嫩的一位新君,魏国立马就联合三晋一头压了上来。
而此时怎么能没有西戎的热闹呢?
西戎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草原的诸部落以西戎的戎王为首,倾部族之力。
一路上摧枯拉朽的朝着秦国的旧都雍城奔去,眼看着秦国就要崩溃。
义渠也参与其中。
当时的王壮飘飘然的以为他们会赢,会在秦国大发一笔横财。
一个刚刚继任君位的新君,孱弱不堪,难道真能将这一波乱局压下去?
王壮的心里是这样想的。
可最后无论是山东,还是西戎部族的戎王,都小看了嬴渠梁。
秦国不仅扛住了来自三晋的压力。
而且嬴渠梁在对付完三晋之后,还兴致勃勃的亲自带着兵朝着西戎的军队杀过来了!
面对经过秦献公二十年打磨的秦国军队,西戎根本没有半点胜算。
戎王被嬴渠梁吓破了胆子,连忙卷着自家军队逃走,没成想却被嬴渠梁拦了个正着!
嬴渠梁杀到戎王面前,用那把定秦剑,手起剑落,竟是直接将戎王的头颅斩了下来!
定秦剑淌着戎王的血!
年轻的秦公提着戎王的头颅,耀武扬威,令人生怖!
戎王被砍下头颅的尸体被丢在地下,鲜血横流,被无数秦军踩踏,斑驳的不忍直视。
而那位年轻的国君,手里攥着戎王那颗血淋淋的人头,高举着。
嬴渠梁凛然笑着。
他那沾着戎王鲜血的脸,白的扎人眼睛,显得既英俊又恐怖。
接了义渠王命令来驰援的王壮恍然间竟然看呆了,但他仍然无所畏惧。
他英勇地与秦军决死战斗。
但王壮真的只是义渠人中的一个异类。
他手下那些义渠人,看到戎王被残杀后,就没王壮那么勇猛了。
他们失去了与秦军对阵的勇气。
在秦军的践踏下,义渠人兵败如山倒,被打得鬼哭狼嚎。
而王壮虽然战斗力爆棚,虽然杀伤很多秦军,虽然绝不愿屈服,但最后还是力尽被俘了。
他是一个将荣誉感看得重于生命的忠勇的军人。
他不想被俘虏,他觉得很屈辱,很窝囊。
他想要逃!
可秦军对俘虏的看护甚严,他竟然一时间找不到逃跑的机会,直到被押到栎阳。
他以为,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了不久,嬴渠梁竟然下了一条命令,要放了他们这些义渠俘虏!
据说是因为义渠代表西戎诸部和秦国议和了。
西戎和义渠承认自己是秦国的属部,秦国不再攻打西戎,双方的战火就此消弭。
王壮莫名其妙被嬴渠梁放出来的时候,还一头雾水。
但随后他就知道了义渠和秦国议和的消息。
“什么!”
王壮起初还很惊讶,可是随后他脸上的情绪就尽数化作了羞惭。
秦国要将他礼送回义渠,可他哪有什么脸回义渠?
自己,毕竟是在战场上败了啊!同族还能容自己吗?
且不说同族,他自己,能否容得下自己?
于是,在秦国准备送他回义渠的前夜,他连夜跑了。
就此流落在栎阳城的街巷里,成为了秦国游民的一员。
说句实话,王壮对秦国那位年轻又有胆识的国君,是既恐惧又敬佩的。
有时候他甚至想,这位秦公如果是他的国君多好?
可那终究是他的幻想,他依然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连个固定的居所都没有,如同乞丐。
有时候捡到一个破旧的雨蓬,就着湿得生出几丝潮气的稻草睡一觉都是幸运。
这位因惭愧而不愿回归故里的义渠勇士,在秦国当游民的生活自然极为不堪。
还好,王壮对于秦国语言还是懂几句的。
这让他在秦国不至于过得太艰难,终于勉强的在秦国活了下去。
但他的生活,实在是太落魄了,秦国的街巷,对他殊无善意。
而他唯一觉得秦国好的地方,是在栎阳一个陋巷的一所破旧房子里。
因为在那里,总有那么一个略显老迈的妇人,总等着他王壮。
看见他渴了,就会给他打一碗水喝。
而如果他饿了的时候,那位妇人也会为他盛上一碗藿菜羹。
本来,王壮居无定所,平日硬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却在这位妇人这里获得了稳定的饭食。
尽管这里的食物和他们义渠风味大不一样,但是至少能吃饱。
这在王壮已经很满足了,他对妇人自是万分感激。
那妇人总是孤身一个人,住在那间破旧的房屋里。
据说这间屋子原来是有人住的。
但屋子的男主人在先君秦献公时代随从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