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术压制(5 / 6)

加入书签

三个远道而来的网友,心底里多少有些失落,就像是现场的其他华国球迷一般。

多少人都是冲着林少杰能够夺冠而来,可是失败的阴霾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马刺打乱比赛的节奏后,步行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

前脚比赛结束,后脚体育新闻上,总决赛第三轮结果的消息就开始满天飞。

“霸气侧漏”的马刺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证明了自己人老心不老,他们还有很大的机会翻盘。

而步行者也用一场打败证明了自己的年轻与缺乏经验,变向的“砍鲨战术”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可是针对一个新秀作出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人道。

马刺在下半场几乎切断了球员和步行者十三号的联系,做法很干脆,结果很喜人。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波波维奇并没有过多的讨论这个问题,斩钉截铁的回复道。

“你看到我们胜利了么?”

“你觉得我们胜之不武么?”

“你认为我们得位不正么?”

一连串的回答让想要找茬的记者,面对波波维奇的反客为主,有些错不及防。

“林恩这样的球员你不能把他当做一个新手,我们把他等同于科比的待遇,不,这个时候的他远比当年的科比威胁更大。”

......

林少杰当晚接到了科比的电话,失败已经是结果,过程就不重要了,本来就做好打算,保底带走一场胜利的步行者,先输一场并不是最终的结局,相反,未来可期这种事情还没有到最终定论的时候,步行者还有机会。

反正在电话里,想着出主意,顺便安慰一下林少杰的科比,并没有听出对方的气馁。

挂上电话的林少杰则是在河边闲逛,虽然还没有到晚上,但陆陆续续的人们已经在夕阳时找好位置坐下来。

新闻发布会林少杰是参加了,但只是简短的回答了几个问题,草草了事。

眼前的风景,或多或少让失败的信息从心间远离。

马刺不过是圣安东尼奥的一角,整个城市也许会为了他们的胜利而庆幸,但马刺的成功与失败,影响不了他们的生活本质。

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到现场观战的,也不是百分百的死忠球迷。

看热闹的有,喜欢的有,甚至还有讨厌的也去了。

可是比赛的结果让喜欢的开心不已,让讨厌的失魂落魄。

林恩不是马刺杀手么?

这个二代目貌似有些不给力。

林少杰轻装出行,简单的休闲装配上墨镜并不刺眼,去年的时候,谢政和教练与劳伦斯.麦克唐纳带着自己来马刺面试。

转眼间自己最终加入了步行者;

去年的时候,在那个拐角处,李大成还有国内的记者们对自己采访......现在李大成已经回国了,听说在薪浪得到高升,等休赛期的时候找他搓一顿,让对方请客。

“叮铃,叮铃......”

电话突然响起,林少杰拿起电话,家人们早就和自己通过话,科比这个话痨也聊过,还有谁这个时候给自己打电话?

“Hi,Boss!”

一句话,林少杰就知道了,是他背后的商务团队,而且是其中的核心——约翰.桑顿。

去年劳伦斯在伦敦期间临时组建的商务团队,经过这大半年的磨合,有人离开,也有新人经人介绍重新加入。

进进出出的成员让附属于林少杰的商务团队越发的成熟,离开的人后不后悔不清楚,但现在依然留在队伍中的人肯定是庆幸的。

依托于林少杰的团队成员们,不能说分散在五湖四海,但以欧洲为主的他们,已经开始将重心慢慢朝着北美还有亚洲转移,特别是华国。

作为团队核心的约翰.桑顿当年亲赴华国,操盘林少杰在Byte Dance股份的事宜,本以为小题大做,那种朝不保夕的企业随时可能死亡,远不如耐克粑粑的“五千万美元”来的香甜。

一开始约翰甚至认为,林少杰有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这也让那些自诩商务精英的人士为之可惜,这么帅气的篮球明星,却是个憨憨,不抱紧耐克的大腿,反而对那些旮旯角落的小企业颇为关注。

所以那是第一波“离职”潮,总共不超过十个人的团队瞬间减员三分,三成的损失,放在战场上已经可以撤退了。

约翰.桑顿不能说没有城府,他有过很多的选择,但是直觉并不能影响他最终的决定,继续留下看一看。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Byte Dance展现出的吸金能力以及一而再的翻倍估值,已经让林少杰手中掌握的股份价值暴涨。

那一刻,约翰.桑顿决定把自己绑在林少杰的战车上,为此他甚至辞去了投行的工作,不再以“兼职”的身份负责相关业务。

从投资纽约的BodyArmor饮料,到硅谷的打车软件,从获悉打车软件这个新鲜玩意后,约翰和林少杰之间密切的接触着。

本来对这些业务不太熟悉的林少杰,仅仅一周以后,就把全球相关初创企业的相关资料搞到手,手中仅有的资金更是嘱咐约翰.桑顿全部撒出去,近乎不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