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走矜持路线(1 / 1)
玉膳楼很低调的开张了。
没有大肆派发请柬,也没有什么开业大酬宾,甚至连礼盒炮都没放。
只有包诚在廊下点了一串挂鞭,噼里啪啦落下满地红彩后,算是真的开业了。
而宝和居那边,听说玉膳楼开业了,立即搞了一波热闹的大促,四处拜帖,请朱门贵府的食客来宝和居免费品鉴美食。
一时门庭喧阗,人流如织。
吴钩顶着御厨的名号,虽然一波操作有些挂不住,但总算瘦死骆驼比马大,还有人愿意卖他几分面子,加上珍馐录的加成,宝和居名声大噪,生意兴隆。
倒是玉膳楼这边,门庭清冷,无人问津。
开业第三天,还是不温不火的,包诚在门口转
了一圈儿,挠着头回楼里。
见女儿半点不心急,修剪着一盆漳州大头水仙、几盆北境晚春梅,堂中水仙清香,春梅甜香,清雅幽静,不浮不躁。
“你还摆弄这些花草做甚么,开业做生意,怎么好不优惠一些?人家上门一看价钱,扭头就走了,同样是大酒楼,宝和居可比咱家便宜许多。”
顾东篱没回头,悉心在花木上,淡淡道:
“爹你别急,有些事情急不来的,咱家开得是酒楼,又不是食堂,赔本赚吆喝的事儿,我可不干了——”
“那生意不就被抢光了么?”
“嫌玉膳楼菜价贵的,都不是咱们的客人,走了便走了——宝和居又不会一辈子打折酬宾,一旦
恢复原来的菜价,这帮贪小便宜的人,还是不会光顾宝和居的。”
顾东篱放下银剪子,俯身凑近一嗅,水仙清香沁脾,令她身心舒畅。
“三叔,替我寻个好位置放起来。”
“诶!”
老三子生得一张和善笑脸,左右逢源,做适合掌柜生意。
私底下性子又严谨,不该说得话,一句都不会多说,所以顾东篱很是信任他。
生意不大好,他看上去也不心急,按部就班操持着酒楼,不敢怠慢。
听见顾东篱唤他,他捧起水仙,思索了一番后道:
“就放大堂吧?”
顾氏觉得不妥,建议道:
“这水仙弄来不便宜,还是放雅间吧!大堂岂不是糟蹋了?”
顾东篱嘿
嘿一笑,看向老三子的目光中,略有赞赏:
“就放大堂。”
格局要摆出来,好东西不一定要藏着,就像选古董一样——
走进一家铺面儿,堂中摆着都是珍品,岂不是库房里更是绝世好东西?
人心总是这般,第一印象就决定了格局。
很容易看出珍贵的东西,顾东篱全摆在了大堂中,看上去逼格很高,菜价不费。
反而是雅间里,一应陈设古朴简单,可细节处全是顾东篱做得文章。
悬在墙上的书画,都是名家真迹,甚至不少是沈澜舟的珍藏,遗世已久;条案上的瓶炉三事,都是传世珍品,还有幔帐珠帘,用得寸尺寸金的轻鲛纱,垂帘是一粒粒浑圆的珍珠,
餐具釉色饱满,件件都是官窑佳品。
这些东西,不细看、不是内行,完全看不出价值所在。
可若是富贵中人,一定会为之咋舌诧异的。
……
到了晌午时分,总算有客人来了。
他上了年纪,头发花白,可精神矍铄,虎步生风,半点不服老。
跟在他身后的,有两三个儒衫玉冠的中年人,看起来沉稳严肃,踱着方步,气势不小。
顾东篱一眼看出来,为首的大概是个武将,后面三两个,兴许是官职小一些的文官。
老三子是地道京城人氏,操着一口利落的官话。
显然他也认得这几个人,堆着和善的笑意,上前行礼:
“哟,东方老将军,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