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准备进京(1 / 1)
顾东篱不是一个相信命定的人,可最近的日子,却总也跟这两个字过不去。
白薇因为这两个字含恨而去,心柔也无力违抗,现在轮到沈澜舟了,他的名字被嵌在死亡簿上,泛着血色扎眼的光。
她不愿也不肯。
七年前的无功而返,没有折损她半点勇气。
如果分手无用,避无可避,她就迎头应战,哪怕敌人是所谓的命定天意,她也相信那一句,人定胜天!
雪洋洋洒洒的落下,院子中的槐树银装素裹,分外好看。
风吹雪落,仿佛变成了别院的那一棵梨花树,春风送往,飘下莹白落瓣……
等不及元月开春,她现在便要入京去。
……
晚上,等顾氏和包诚回来,顾东篱在饭桌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
来。
冬日里的饭桌摆在堂屋外间,八仙桌上围了一圈厚棉布,挡着桌下炭盆散发的热气。
三个人围坐在桌边,把脚搁在木栏上,用炭盆烘烤着,像富贵人家的地龙一般,让热气从脚底升腾,从而温暖全身。
包诚因为女儿病愈,贪了几杯黄酒,脸色微红。
听到她现在要去往京城,甚是诧异,扬声问道:
“不是说等开春么?数九寒天,赶路的人少,你现在上路腊月才到京城,若路上耽搁,你何处过年去?不成不成,还是再等些日子吧。”
比起包诚的反对,顾氏更为女儿着想,没有急着表态。
自从女儿被迫和澜舟分开,又冒着大雨去城门追人‘送伞’便知她已有了情爱心思。
一味强硬手段,或许
会适得其反。
况且,从小便觉得这个女儿聪慧懂事,在大是大非上不用自己过于操心。
只要她坚持的事情,总有它必须去做、值得去做的价值。
哪怕是七年前,小丫头甘愿自己为诱饵,只为澜舟争取逃跑的时间,险些一并跟着送命,她都不觉得这件事做错了。
“篱儿……你可是去找小王爷的?”
“自然不是。”
顾东篱矢口否认,她不想父母担心。
“那你、你那时匆忙去城门——”
“娘,你不要提了!我知小王爷志向高远,不会被儿女情长牵绊住,与其未来受他连累,或是被他推开,不如现在为自己留一份颜面……送伞的事,是我自己犯了痴,好在我没有遇见他,以后不会了……”
顾东篱
低下头,神色落寞,好似真的受了情伤一般。
顾氏本还想追问几句,包诚忙出声拦阻,心疼道:
“好啦,谁还没个犯傻的年纪!想明白就好了,无论是小襄王爷,还是未来的什么身份,他都是咱家惹不起、高攀不起的人,丫头聪慧,自然比我们两个老家伙想的明白,你呀,就少担心一些吧。”
包诚仰头喝下一口酒,对女儿是万分宠纵的。
“篱儿,你若不想呆在青州,那咱们一起上京去!”
顾氏冷冷斜了丈夫一眼:
“你喝多了不成!铺子不管啦?白蜂鸟的年岁分红不算啦?还有琼林会馆,青州饭庄,全部说扔就扔?年关的债清了?人情往来走了?真是说风就是雨,跟着丫头胡闹。”
包诚被老婆
训得哑口无言,可怜兮兮的看向顾东篱。
顾东篱噗嗤一笑,两只手,各自握上父母的手,莞尔笑颜:
“你们呐,就安心待在青州,等忙完年关再来吧,我一个人先雇马车进京——京城有哥哥、柳承照料,我会有地方安置的。”
“那你路上怎么办,我再也不放心你一个人出门了!”
有了这次前车之鉴,包诚担心得很。
顾东篱已找了借口,便道:
“柳承来了家书,要柳家在青州城采办一些东西,尤老九也有些送人的烟丝、茶叶要买,所以此番进京,是好长的车队护送而去,我与车队一起上京,路途互相照应,这么多人,您总该放心了吧?”
听到这里,父母再没了阻止的借口,也只好勉强同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