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三个办法(1 / 1)
顾东篱捋顺了思路,却不知道如何应对,叹了声:
“百姓谋生,辛勤劳作不过填饱肚子,米粮是救命的东西,到了他们手中,却成了牟利的工具了——海上浪费的粮米,不知能养活多少口人家。”
粮船被截是既定的事实。
这个噩耗迟早会传到青州,要想抗衡背后的神秘势力,除了走跟他一样的路,并没有其它什么好办法。
在当下市场信心还充足的时候,不计代价囤粮,唯有此途。
可是她的能力有限,即便元宝食堂和鲤跃挣了点钱,也不过小康之家,现让她去运作粮食市场,手里这点钱简直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瞧得。
“缺钱。”
沈澜舟沉默了一路,给出了跟顾东篱不谋而合的结论。
要想对抗三大家族,解决粮食危机,摆在眼前的困难只有一个字:钱!
“这件事涉及到亏空案,可否请晋王出面?”顾东篱试探着问道。
沈澜舟摇头:
“始作俑者是否是三大家,还是你我猜测,并没有确凿证据,况且晋王为了亏空案而来,即使他愿意为此事出面,一本密折上奏,请求户部拨款,一来二去,邸报早就到青州了,照样天下大乱,粮价飞涨。”
所以除了钱,还要求快,在邸报到来之前,他们才有机会。
“那、那该如何?”顾东篱没辙了。
沈澜舟思忖片刻,倒是想到一个人来,笑着宽慰:
“杀鸡焉用牛刀,不必劳烦晋王,只要请知府陈忠出面,就够了。”
而且,现在只有三管齐下,才有可能力挽狂澜:
其一,勒令瑞丰粮行的莫三立刻停止出售粮票。
其二,秘密召集权门大户集资,去青州周边府县收粮;
最后,派人去官道驿站拦阻邸报入城,尽可能的拖延,为集粮争取时间。
各自回院,打算明天一早去知府衙门找陈忠。
翌日,晨光微熹,秋霜薄雾。
沈澜舟甩开院外严防死守的扈从,带着顾东篱一起,早早候在了衙门后宅的司阍门房外。
顾东篱
是女子,没有拜帖,门房并不打算鸟她。
但沈澜舟一出马,掏出一件晋王的信物来,门房殷勤恭敬,立马变了脸色。
俩人只在门房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人请他去茶厅等候。
陈忠穿着一身常服,遽步匆匆。
行辕一场大火,需要好几个月时间修缮,故而这些日子,晋王驻跸王家,他要想时刻殷勤侍奉,比之前难了不少。一听沈澜舟来访,他以为是晋王有了什么指令,立即精神抖索,阔步而来。
“前堂衙门有公务缠身,叫二位久等了!”
陈忠满脸堆着笑,搓着手迈进茶厅。
沈澜舟向来目中无人,就是与晋王同坐车驾
,也是一副懒怠模样儿。
他双手一抬,懒懒作揖,算是见过礼了。
可顾东篱是一介草民白丁,还是个女子,只能规规矩矩的跪下磕头道:
“小民拜见知府大人,实在是有紧急要事禀告,不然不敢上门叨扰!”
陈忠对这个食堂铺子的小丫头,着实有些眼熟了,似乎最近发生的几件大事,都与她牵扯了些关系。
心下有些不悦,但碍着沈澜舟,他还是笑着开口:
“无妨无妨,你且起来回话,这里不是衙门大堂,我也没有官袍在身,你不必拘礼,有事慢慢说来——”
顾东篱站起来,措辞一番后,把粮食危机的现状和推测一一道来。
↑返回顶部↑